针对于大功率芯片这一块,很多的灯饰店老板和消费者并不是很了解,认为平时所说的N*1W的就是大功率,其实不然:本人经过与专业的工程师交流,获得了以下的相关信息:
大功率LED就代表着该芯片发光效率高,质量好,技术含量高,因此,现在越来越多的LED商家在做宣传的时候往往会说自己的产品是大功率LED,其实,这其中有一个关键性的判断点。真正的大功率指的是单颗超过1W的LED照明外延晶片,晶片经过封装才形成LED芯片。因此,这并不意味着单颗超过1W的芯片就是大功率LED,而要看封装前的晶片是不是超过了1W。也就是说大功率LED与小功率LED的最关键区别在于晶片是不是超过了1W。如果是许多1W以下(如0.1、0.5W)的晶片封装成一个芯片,封装成100W也还是小功率LED,并不是真正意义的大功率LED,其发光效率、技术含量仍属于小功率范畴。最通俗的说法就是,这个芯片的功率跟大小是有关系的,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24X24,30X30,,38X38,45X45等,这个讲的就是晶片的尺寸,我们注意看封装里面晶片,还是可以看出一些大小的,当然由于封装了的原因,我们不太好鉴别,不过,我们通常可以理解成晶片尺寸越大,功率越足,流明越高,现在很多的厂家用0.3、0.5、0.75等等晶片经过封装冒充足功率1W的芯片,然后通过调高驱动的电流以达到临时高亮度的目的,再加上现在很多的便宜成品灯具在散热方面偷工减料,驱动不安装稳定电流的IC配件,殊不知这些做法,将直接导致短时间内芯片死珠,光衰严重的后果,以至于在不久的将来,完全改变消费者对LED产品的认识与信心,所以大家为我们以后生意的长久也为了自己业务的保障,在选购和销售的过程中一点要熟知这些知识,避免被不良商家所蒙蔽。补充:根据市场目前的原材料以及芯片的价格来计算,市场批发价低于9块的绝对都是24*24的芯片,通俗点说实际功率也就是说0.3W到0.5W,无论看上去多亮,连续使用不超过1000小时,将变得暗淡无光,因为那种亮度只是调高了驱动的电流,虚高,就好比我们的手机信号,有时候看上去信号是满的,当真正使用的时候才发现信号不清,甚至断线,而且驱动很容易烧掉;9块到11块之间的基本都是0.75W的,至于亮度也跟上面说的方式相同;11到13元之间的基本是使用国产diyuan(使用拼音,防止被厂家追责)等30芯片,行业通俗说法也可以认为是一瓦,但是由于技术等原因,实际功率是根本达不到的,13到15元之间的一般采用光宏芯片30,也是足功率的,20元以上的,基本都是晶元38,奇力38,光宏38等芯片,这些都是以常规面板,3*1W举例。普及一下芯片的尺寸里说到的mil的知识,1mil=千分之一英寸=0.0254毫米,我们日常接触最多的30mil的芯片尺寸就是0.762mm*0.762mm,另外有哪些国产芯片:国产的芯片中比较好的有三安、士兰明芯、乾照。三安大功率芯片和小功率芯片都可以。士兰明芯、乾照主要是有色光小芯片。迪源是买外延片切割的,也算国产的吧。他的大功率芯片还不错,进口芯片一般使用较多的是台湾的光宏,奇力,新世纪,晶元等。目前生产厂家国产芯片基本使用迪源居多,进口的则使用的光宏、奇力和新世纪,部分价位高点的产品使用晶元等,超贵的一般使用美国的普瑞和科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