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
普惠照明:三年从20万元到1亿元
普惠照明成立于2008年,初期公司主要定位于LED灯带加工,以电源作为配套业务。同时,在发展策略上,公司总经理范志超选择了两条腿走路的模式。一方面在国内建设加工厂,另一方面则向国外LED照明市场发起猛烈进攻。
“因为有电源供应和支持,LED照明的生产成本和质量都有了进一步提升。”范志超表示,公司成立仅一年,LED销售规模就达到了3000万元。
然而随着行业内企业数量的不断增长,产品同质化现象也日益严重,LED市场竞争愈发激烈。“企业感觉竞争激烈的原因在于没有差异化的产品和供应商的支持。”范志超表示。
2010年,普惠照明决定自己开发和设计产品,重点开发筒灯、射灯、吸顶灯等产品。为了区分市场,公司通过并购两家配件厂商,实现了原材料的自给自足,同时也与竞争对手形成了一定的差异化。
范志超表示,因为拥有差异化的产品以及成本优势,普惠照明很快在市场上占稳了脚跟。2010年,公司年销售额达到了6000万元,去年销售额更是首次超过1亿元。
“今年,我们将重点开拓国内市场。”范志超表示,今年LED照明订单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0%。“而对于公司来说,却是第二次创业。我们正在改变过去客户分散布局的方式,寄望于建立完善的产品质量管理体系,重点转向大客户营销。”
配件支撑应用
与大部分LED厂商一样,普惠照明在成立之初,也面临着配件产品缺乏、生产成本较高的难题。
“当时公司选择并购配件厂商的举动成为了后续市场竞争的秘密武器。”范志超坦言,近几年很多应用厂商开始向封装领域拓展,成立封装工厂,也有些应用厂商与上中游企业合作,以求成本最低化。对于上下游资源整合的优势,他有着自己的一些看法。
虽然封装产品利润高,市场容量大,但是封装对技术要求高,企业进入门槛相对较高。同时,国内封装市场一直是供过于求,大家抢单、炒单,竞争也非常激烈。“然而,LED配套市场由于成本低,很少受到大家关注。”范志超表示。
事实上,LED照明有二三十种配件,虽然单个配件所占LED照明的成本很低,但是配件总成本在LED照明所占比重并不低。led网产业研究所(GLII)数据显示,除去芯片30%的成本,灯光占30%,配件成本其实占到了近35%的比重。
此外,配件也一直是高毛利率的产品。以一根18W90lm/w的T8日光灯管为例,整灯平均市场售价为150元/条。其中,电源平均价格为20元,平均毛利率是30%;PCB线路板平均价格为8元,平均毛利率为35%。
前几年,由于电源技术不成熟,价格昂贵,也一度成为LED照明应用厂商的一大瓶颈。2009年底,处于发展初期的普惠照明,为了改变电源供货紧张的情况,出资100万元成立了一家电源公司,自主设计、开模与生产。
“电源只是LED照明应用的辅助业务,电源工厂成立初并不是以此赚钱为目的。”范志超透露,然而,随着电源技术的提升,今年公司电源业务却有了很大的提升。“今年上半年,公司LED电源月销售额最高时达到了16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