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洲光电:不做蘑菇企业
  时下,业界总喜欢用“冰火两重天”、“一半海水、一半火焰”来形容当前LED产业的现状。的确如此,时髦而又前卫的LED产业似乎就是如此独立独行的“贫富差距悬殊”。一方面,上市企业的跑马圈地、风投机构的情有独钟似乎总在昭示着这个产业的“不差钱”;各种风牛马不相及的灵活人士都不约而同的选择LED,无数鲜活的实例也证明了LED产业确实造就了一批白手起家有钱的主。另一方面,由于欧债、美债危机,主要依靠出口的LED厂家遭受到了严重的打击,几乎完全停滞的订单数量让它们叫苦不迭,濒临淘汰的边沿;而在国内得过且过的LED厂家们也没有幸免于灾,对手的不断夯实加上业界杂乱的竞争使得它们日日煎熬,进退两难。
  乱象迭声,看似无因可寻,企业在埋怨LED行情难测的同时其实应该反思自己是否踏实生产,饱含了过多水分和泡沫的LED企业自然经不起阳光的暴晒和雨露的侵袭。这种迅速涌现而又迅速消亡的企业通常被称为“蘑菇企业。”“一场春雨下来,山间各色的蘑菇迅速涌现,饱满而热烈,然而,一经阳光暴晒,因为饱含了过多水分的蘑菇便悄然死去。蘑菇如此,许多LED企业也是如此。当新兴的LED照明照明行业被整个社会冠以美好未来的同时,无数LED企业闻风而动、遍地开花,然而,当残酷的竞争现实检验饱含了过多泡沫的LED企业时,倒闭风潮此起彼伏。我们,绝不愿意成为蘑菇企业。”这是四川九洲光电董事长、总经理谢拥军先生对LED产业所作的一个生动的比喻。
  蘑菇企业或者说蘑菇产业,不仅反映了当下LED产业的现状,也道出了九洲光电拒绝成为蘑菇企业的决心。
  蘑菇企业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虚,没有强而有力的支撑,生产没有特色领域,产品品质不过关,质量没有管控,资金没有实力,人才匮乏,技术薄弱,这样的LED蘑菇企业不在少数。蘑菇企业不在于大小,去年红极一时的钧多立跑路事件也证明了LED蘑菇企业由于内部的虚空而导致了倒闭。尤其是近年来,当中国市场日益成为全球必争的照明之地,虎视眈眈的国际巨头开始了强而有力的渠道布局,希望借助品牌的力量分食资源。LED蘑菇企业更加难以栖身。
  毋庸置疑,品牌将是未来LED照明取胜的关键法宝之一,品牌建设势在必行。然而,品牌建设挑战了企业的经营理念和资金实力。当大多数企业沉浸在贴牌代工或者谋求眼前利益的时候,九洲光电似乎正在着力打造属于他们的格瑞普(Greeble)照明品牌。九洲光电从介入LED行业开始,就跟多家国际巨头企业进行百分百的ODM而非代工的方式进行合作。在2012的广州国际照明展览会上,九洲光电与飞利浦和欧司朗达成了初步的合作意向,其中所涉及的相关产品,极有可能会在今年7月份面世。
  据了解,九洲光电打造格瑞普品牌可谓煞费苦心,无论是最初的英文标识还是宣传标语都经过了细致的参考。谢拥军介绍说:“我们希望借助九洲集团的优势与资源,深层次挖掘自身的特点与潜力,规避LEDLED照明照明行业的短板、创造一个具有亲和力、能与消费者产生共鸣的全新品牌,过去九洲光电并不太懂光,但是经过几年的摸索,我们借助自身的细分渠道优势更加纯熟的运用光的特性并成功打造了格瑞普(Greeble)照明品牌,这也标志着九洲光电对LED照明照明的信心和信念。”
  根据介绍,四川九洲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是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四川九洲电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九洲集团的前身是军工国企,从84年开始进入民用领域,在LED行业,九洲光电最先进入的是当时非常火热的封装领域,军工背景可以说对九洲的稳定发展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犹如出身于官宦世家的四川九洲光电自打进入LED行业以来就具备了先天的优渥基础和条件,在LED发展到白热化的今天,细分领域尤其是高端的、特种的照明和显示领域变得更为紧俏。九洲光电把目光瞄准地铁、飞机、船舶甚至军事照明,无疑在细分市场增加了自己的竞争筹码。

回复数 6 切换时间排序
需登录后查阅, 加载中......

目前注册实行审核/邀请制,欢迎灯友邀请好友注册,下载币奖励
邀请注册

为什么注册要审核

目前新版公测中,有任何BUG问题都可以联系我们
提交问题

或如无法回复,请访问此地址
提交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