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
由“宁花4000买手机 不花6元买游戏”联想到
网易游戏频道做了一个有意思的专题:“宁花4000买手机不花6元买游戏”,来讨论中国iOS游戏市场上的怪现象。由此我联想到,为什么中国人宁可花七八千元来印刷纸质画册,而不愿意花两三千元来使用电子版画册。
虽然两者好像没什么可比性,但是不得不提一下中国大陆已成为iPhone全球销量排名第二的地区,仅次于美国。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客户端的应用研发以及使用已是大势所趋,谁先把握住,谁就获得先机。互联网贯穿于每个行业,越来越多的商务活动迫切体现出了这一需求。
可是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用纸质画册呢?
观念的落伍?
在我的印象里,每次参加展会总会看到不少人拖着行李箱到现场,为什么?收集纸质画册,然后拖回去慢慢比对产品,因为纸质的画册实在太多太重无力携带。因此很多企业会加印画册,并觉得此举是满足客户的需求,其实不然。客户更需要的是轻松的了解产品,并非如此的“满载而归”。也许在行业的大环境下,看不见、摸不着的“软件”是没有安全感的。
用户使用水平过低?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用户的使用操作水平过低,不会安装应用。很多人只是使用iPhone/iPad的基本功能,而不会或不懂如何安装应用。这部分用户应该并不多,iPhone/iPad的使用界面已经足够简单易用了,稍稍学习一下的话,用户应该可以学会如何进行应用的操作。何况还有电脑呢,这个普及度足够高了!
电子画册的体验不佳?
也许许多人会想,印出来的画册成千上万计数,如此宏观的数字以及实实在在的画册摆在眼前,安全感十足。而电子画册只是隔着一个屏幕看到的东西。浏览电子画册需要下载/发送/在线缓冲,遇到网络呈现龟速的情况下,耗尽了耐心也许也展示不了什么,那真是死的心都有了,可是一个公司既然能够有使用电子画册的意识却没有改善网络环境的意识,也着实说不过去了。
当然,也有的人认为电子画册就像电子商务平台,使用了却看不到任何推广成效。试问印了名片是放在家里还是出去派发呢?当然发啦,如果不发印了有什么用?建个网站也得搞个竞价排名才会在百度前几页出现,电子画册使用了当然要发给客户看才有价值嘛,而且经久不衰。
结束语
法兰克福展上,其实已经很少看到展商通过纸质画册展示产品,更多的是网络电子设备的产品展示,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其实国内很多企业已经有了网络意识,也在逐渐接触电子画册,只是我们还没有将之变成习惯,鲁迅都说了:这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