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
LED电压与结温关系的测量与应用问题
LED电压与结温关系的测量与应用问题 本文的目的不是搞纯理论研究,是从实际应用出发,来为大家讲解可行的方法。LED照明的PN结电压与温度的关系是负函数,即温度升高,PN结电压降低。这在理论上和实测中都是正确的。根据晶体管原理,可以得到LED照明二极管的正向电流与电压的关系为: I=C ·exp[(qV-Eg)/kT] (1) 对(1)式进行变换,可以得到:V=T·k(lnC·I+Eg)/q (2) 式中:C=Aq Lp NcNv /τp ND从(2)可以看到,二极管的正向电压和温度是线性关系,但是和电流是对数关系。根据公式(2),我们可以在固定的电流下,通过测试不同正向电压来确定PN结的温度。但是在应用这一原理时,要注意条件,就是这种电压与结温的关系是和电流相关的,由于电压与电流的非线性关系,一个电流值对应的电压-结温关系,不能代表另一个电流值的电压-结温关系。根据指数规律,通常在变量较小时,变量与函数的非线性状况非常严重,而当变量较大时,变量与函数的关系比较接近线性。因此,在利用结温与电压的关系进行实际测量应用时,一定要注意这个问题。但是在理论讨论时,通常讲PN结都是指的理想结。在理想结中是不考虑其体电阻的。在实际器件中,不仅PN结区域内存在电阻,在LED照明材料体区内也存在电阻,在LED照明材料与外电极接触面存在电阻,电极材料存在电阻,电极材料与外引线接触存在电阻,外引线存在电阻,等等,实际上存在着很多电阻。这些电阻的电压温度特性则是正函数的。在实际测量一个LED的VF时,这个VF不仅是PN结的势垒电压EPN,而且还包括了上述各种电阻上的电压。这样就对实际的电压-温度函数关系带来了影响。造成理想的电压-温度关系和实际的电压-温度关系会存在很大的偏差。不重视这种偏差会导致错误的结论。通常在测试LED的电压-温度关系时,都是在静态恒温后,再给LED供入一个瞬态的小电流,并在极短的时间内读取电压值【1】。这种方法的目的是要排除电流在电阻上的压降。但是小电流下的测试结果,不能反映LED在正常大电流时的电压-温度关系。在较大电流下,寄生电阻的作用是不能忽略的。电流越大、温度越高,寄生电阻上的电压降影响越大。并且寄生电阻上的电压是温度的正函数关系,寄生电阻上的电压随温度的升高将会明显抵消PN结的电压降低。在比较小的电流下,寄生电阻上的压降跟PN结的电压相比或许可以忽略,但在比较大的电流下,就不能忽略了。这样,小电流下测得的电压温度系数将不适用于大电流状况。对于350mA的LED,芯片在封装后,VF相比芯片一般要提高0.1V或更高,封装带来的寄生电阻约是0.3Ω。在10mA的电流下,寄生电阻上的电压是0.003V。通常LED的电压随温度的变化都是每度毫伏级的,那么我们可以看到,10mA和350mA工作,产生热量的影响是完全不同的。而这还只是封装材料(金线电阻、焊点电阻、银胶电阻、支架体电阻等)的电阻影响,芯片的体材料还有电阻,在不同电流下,它们的电压降也是不同的。LED实际工作时的电流是多少,我们要测试实际工作的结温,必须用它实际工作时的电流来测量。实际上,即使有寄生电阻的存在,我们还是可以利用LED总的外部电压(比如封装的两个电极之间的电压)来标定电压温度系数。假设,所有的寄生电阻在某个电流I下的电压总和是Vr,考虑它在LED的正常允许温度范围内基本不随温度变化。我们将LED在温度T1下恒温,然后通入恒定的工作电流,用灵敏度高的电压表读取瞬间的电压。对于数字式万用表,通常可读取最高读数(它的实际显示反应速度可以避开电路接通瞬间的高电压脉冲——这个问题后面会谈到)。再将LED在温度T2下恒温后,通入相同的电流,读取第二个电压。这两个电压分别是VF1和VF2,根据公式(2),可以得到:VF1=Vr+VPN(T1) (3)VF2=Vr+VPN(T2) (4)(3)-(4)得到VF1-VF2=VPN(T1)-VPN(T2) (5)也即:VF1-VF2=(T1-T2)(k(lnC·I+Eg)/q) (6)令ΔV=VF1-VF2,ΔT=T1-T2,就可得到:ΔV/ΔT=k(lnC·I+Eg)/q=常数 (7)显然,电压随温度的变化率是随电流变化的,当电流固定是,它是一个常数。公式(7)只不过是公式(2)的应用,就是我们实际测量结温时的理论基础。当然了,在较大电流下测量,不可避免会有大电流产生温度变化的影响,这种影响的程度,取决与如下几个因素:(a)电源的电压调整时间。恒流源在开路时,它的端电压是很高的,并不是LED所需要的电压值。在恒流源接到LED上的瞬间,实际是一个瞬间高压接到LED上,并产生一个远超需要电流值的大电流脉冲,之后电源内部调整才达到需要的电流值。从电源的原理和实际上都是如此,这一点用示波器就可以观察到。(b)电压表的测量反应时间。电压表的测试转换及显示时间长短,将影响测试结果,反应慢,读数不能真实反映具体温度对应的电压值。上述影响的问题,对于做理论研究的人,是要很好地考虑的。但对于日常应用方面,以现有的常规数字万用表来看,反应速度问题基本不是问题,即使存在一点反应速度问题,似乎还歪打正着地可以避开电源接入瞬间的高电压脉冲。对实际应用来讲,在接入电源和读到电压值之间的时间段,LED产生热量的影响,可以忽略。即使有温度误差,一般也就在几度,LED的热沉足够大的话,也就2~3度以下,这对实际应用来讲,可以不计其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