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发光二极体
显示器(
OLED)电视的发展将面临售价过高与直下式
LED电视挑战等双重考验。
鉴于OLED电视优异的性能可望成为次世代电视的主流规格,国内外许多
面板厂皆已展开OLED技术的布局,并且正各自努力研发中;今年消费性电子展(CES)期间,韩国显示器大厂LG与三星(Samsung)即不约而同推出OLEDTV,展示其技术实力。
售价过于昂贵OLED电视商机变数仍多 瀚宇彩晶触控暨面板行销业务中心业务四处处长萧名君表示,LG抢在CES开展之前,先行发表其55英寸OLED电视,其用意除展现该公司主动式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
AMOLED)技术能力已可应用在55英寸面板上外,同时也意味着该公司正全力瞄准OLED电视的商机。
事实上,由于OLED电视具备色彩表现偏差率更低、画面清晰、厚度较薄,且可比一般的薄膜电晶体
液晶显示器(
TFT-LCD)显示更多的色彩等优势,因此已被视为取代TFT-LCD的次世代电视。然而,由于制程良率仍无法突破八成,导致制造成本依旧相当高,在景气状况不明下,消费者是否愿意以高于TFT-LCD2到3倍的价钱购置画质较好,但使用寿命却较短的OLED电视,将是LG未来量产后的一大考验。

萧名君进一步分析,以LG此款55英寸OLED电视的规格看来,未来售价可能在26万新台币上下,对照目前同样55英寸的TFT-LCD电视行情大约只要新台币8万多元的价格,价差整整高达3倍;未来OLED电视若要提高渗透率,顶多只能够比一般
LCD电视贵10%才有机会扩大市场规模。
另外,三星也已在CES展会中发表OLED电视,从中小尺寸的AMOLED面板跨足到大尺寸应用领域。萧名君认为,由于AMOLED面板技术皆掌握在韩厂手中,对电视品牌业者而言,未来OLED电视的面板供货量与采购成本都得承受较高的风险,将有碍于OLED电视的发展,预估至少要两年的时间,待良率提升、制造成本下降以及其他面板厂技术跟进后,OLED电视商机才可望兴起。
有鉴于此,即使三星与LG于2012年可推出OLED电视,但在售价上仍然无法与LCD电视竞争,无法进一步带动新的换机潮。
光电科技工业协进会(PIDA)则预估2012年OLED电视出货量约100万台,而LCD电视则持续成长为2.21亿台。其中,LCD电视的出货量又以中东、中国大陆以及东欧等新兴市场的成长最为快速,而欧美地区出货量则已经开始有趋缓现象。
然而,不光是良率与价格问题使OLED电视在电视市场的发展充满变数,直下式发光二极体背光源
液晶电视(
LED TV)由于色彩饱和度与厚度皆不输给OLED,且价格亦较为便宜,将有机会与OLED电视共同角逐市场主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