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利浦没做到的事 温州民企是怎么做到的?——无极灯
转帖自:2012年02月14日 温州晚报 摘要:昨天,记者在温州大道“科视”无极灯产品展示厅,看到了这里陈列着的世界功率最大的无极灯、节能功能最佳的路灯和功率最小的无极灯。

无极灯是新型光源。“科视”不仅研发了世界功率最大的无极灯,也制造了最节能的路灯和功率最小的无极灯。
温州网讯传统产业出身的老板做高科技能有戏吗?世界巨头飞利浦、松下没做到的事民企能不能做到?
这问题要是交给浙江科视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老总赵显锋回答,答案是:能!
昨天,记者在温州大道“科视”无极灯产品展示厅,看到了这里陈列着的世界功率最大的无极灯、节能功能最佳的路灯和功率最小的无极灯。这“三最”奠定了温州无极灯行业在全球的领先地位,也使得新生的中国(温州)激光与光电产业集群“熠熠生辉”。
赵显锋原来从事外贸业,从传统行业杀入高科技产业,多少有点令人意外。
但赵显锋其实一点也不盲目。他喜欢实业。鞋服等传统实业竞争者太多,而科技的东西,比如节能灯,肯定做不过飞利浦;手机,肯定做不过苹果、HTC,那怎么办?要选刚冒出来的、有成长性但不被注意太多的高科技东西做。无极灯正好吻合。
2008年,赵显锋找来朋友黄澄敏,他在杭州经营大型电子批发市场。两人先是在全国范围内招募了20位分别涉及材料学、光学、热学、电子等多个领域的行业精英,在上海东华大学成立无极灯研发中心。次年又与浙江大学签十年合作合同成立研发中心,在电源控制器和耦合器的技术难关上进行突破。
新无极灯的研发是艰难的:它的亮度是节能灯一倍、白炽灯六倍,但功率增加一瓦,难度呈几何放大。这直接令飞利浦等巨头卡了壳。研发中,沪杭两地中心的联合发挥了重要作用,而黄澄敏的电子批发市场也功劳不小,研发中心需要的各种电子元器件,几乎都在这里可以拿到。他们最终攻克了无极灯行业内始终无法解决的因为高功率导致的产品功放效率开关损耗过大的问题,这直接令“科视”破茧而出,一举制造出400瓦世界最大功率的无极灯。随后他们再接再厉,在无极灯高低功率两端不断开垦处女地,最终铸就了今天全球领先的地位。记者马伊/文王人望/摄
【代表评议】 打造政、产、学、研有机生态环境,让丑小鸭变天鹅 徐顺东(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代表、温州市科技局局长) 温州一直是创业的热土,如何成为创新和研发的大舞台?2011年初,市政府提出了要以创建国家级高新区作为新一轮发展的战略目标,打造大学科技园,大力推进海洋科技创新园建设,并推进各大孵化器建设。这一年,“中国(温州)激光与光电产业集群”被科技部列为全国首批创新型产业集群培育对象。 2012年,我们希望能引进50家企业进入大学科技园,推进激光与光电产业集群培育工程等重点项目,打造创新型城市,给企业和高科技人才营造政、产、学、研有机结合的产业生态环境。有一点要强调,并不只有中科院院士才是人才,乔布斯和扎克伯格都没有拿到大学学位,有创新能力的人都是人才,留住他们,培养他们,有太多的软环境要去营造,而不只是为他们造公寓,解决住宿问题这么简单。只要我们有好的环境,就会产生科技人才,我们不仅要引来凤凰,更重要的是要把丑小鸭变成美丽的天鹅。
【民间声音】 “科视”启示:民企进军高科技要找准发力点 网友东风破 “科视”的例子说明,传统民企做高科技,要找准发力点,要找到支撑面,而不是说脑门一热:我要进军高科技了,然后把产业扔了。轻工企业的转型不是简单地向高科技行业转型,温州的传统轻工企业不应该放弃多年的积累,而是在原有基础上把行业吃透,找准定位,知道哪些是高端,哪些是低端再出手,不会损兵折将。
【专家观点】 温州拥有经济转型独特引擎 谢浩(温州市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温州市企业家协会执行会长、秘书长) 温州转型发展这种前瞻性选择和现实性突破,绝不是踩着高跷,戴着高帽。鉴于温州“民营经济”、“民间资本”、“民间社团”三大力量相辅相成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三民”特性,温州民营企业的转型提升就带有温州转型发展的根本性意义。在这里我们必须看清楚,作为拥有40万家民营企业的温州,前段时间出现某些企业的困难,这绝不是某些人说的什么“倒闭潮”、“多米诺骨牌效应”。某些人千万不要只图嘴巴爽,而误了正事。我们在分析困难与问题的同时,必须看到温州独特优势:企业家的优势、天下温商的优势、民间资本的优势等,这些都是经济转型的有利因素,都有待我们更好地发挥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