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
旭明光电:“逃离”通用照明
随着近年来全球LED背光市场逐步进入平稳发展期,通用照明市场成了全球LED芯片厂商追求高成长的主战场。但在现如今价格竞争格外激烈的市场环境下,想从中占据一席之地并获取较高的利润,困难度正在逐步加大。
2010年12月10日,台湾旭明光电(SemiLEDs Corp)成功登陆美国纳斯达克,公司主营业务是垂直型蓝光(白光)、绿光及紫外光LED产品的研发及生产,这些产品皆使用其铜合金基材专利技术。
2011年5月23日,旭明光电位于广东佛山的合资公司旭瑞光电股份有限公司LED外延芯片项目正式宣布开业投产。按照项目计划,2011年旭瑞光电开始生产4英寸衬底外延片和大功率、高亮度LED芯片,生产能力为20kk/月。预计在2013年底三期投资完成后,企业规模可以达到拥有31台MOCVD,产能将达到84KK/月。旭瑞光电也计划在公司成立三年后上市。
然而,2011年国内LED上游芯片却遭遇了有史以来最为残酷的价格战,以及由此带来的库存危机。据高工LED记者调查数据显示,国内已经有超过半数在产LED外延芯片企业放缓了新进MOCVD设备的调试投产进度。
作为全球LED照明用芯片厂商的一份子,旭明光电显然很难独善其身。从2011年一季度开始,旭明光电便面临着定价压力而导致的毛利下滑。据此前公布的2011年6-8月财报显示,公司营收年减56%至530万美元,与2010年9-11月1300万美元的营收相比,下降的幅度达59%,而毛利率更是跌至-93%。
与此同时,旭明光电在市场上开始面临双面夹击。一边是来自主流氮化镓基正装结构LED芯片的围剿,一边是来自大功率芯片竞争对手科锐强劲的价格压力。更为残酷的市场状况是,大陆多数封装厂家对旭明光电芯片的褒贬不一。
或许,已经在一般通用照明市场逐步失去竞争力的旭明光电,开始寄希望于在特殊照明(UV LED)市场打个翻身仗。
业绩持续下滑
高工LED记者查阅了旭明光电2011年会计年度Q1(2010年9月-11月)至Q4(2011年6月-8月)的财报,数据显示公司营收从Q1的1300万美元下滑至Q4的530万美元,毛利率更是从51%降至-93%。
以2011年第四季度530万美元的营收来计算,旭明光电在2011年6月至8月每个月的营收不到180万美元。如果按单颗芯片0.3美金的市场平均价格计算,旭明光电一个月的芯片销量也就6kk,而公司业务高峰期的销量也不过11kk/月。
面对如此不甚美观的财务报表,旭明光电行销业务处行销经理汤道正把原因归咎于整个行业的不景气以及竞争对手科锐在过去一年时间降低芯片价格带来的影响。
对于毛利率从51%狂跌至-93%,汤道正向记者做了一番解释:“因为要进入中国市场,有新的产能要投产,所以折旧摊体费用比较高的。但是账面上的数据并不一定是因为产品的毛利在下降。”他表示,根据纳斯达克上市公司的游戏规则,公司到第四季度必须要把全年库存全部打消到成本费用里面,否则就不合格。
金属垂直结构惹争议
“两三年前用过旭明光电的产品,性价比不高。主要是因为他的技术路线存在产品良率不高,成本高的瓶颈。原来有段时间光效的确可以做的很高,但现在好像又上不去了。”一位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前些年国内很多做路灯的企业的确都在用旭明的大功率芯片。但关键还是产能小,性能又没法比大厂家更具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