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值得注意的六大科技趋势
  2012年将在平实和低度期待下拉开序幕,在全球消费能力和景气不佳时,科技产品的独特性和创新性将更为重要。科技业者并没有悲观的权利,不应该将心思放在欧债与景气的趋缓,而忽略世界趋势的改变,竞争者是不会因为对手的迟疑而停下脚步的。
  在CES电子展于本周开展的同时,笔者提出2012年值得注意的有六大科技趋势:
  一、由品牌之争转为平台之争:过去手持装置都是由SONY、SAMSUNG、HTC、MOTO等品牌在市场上竞争,将逐渐演变成Apple的iOS、Google Android 4.0和微软的Windows Phone 8三大操作系统捉对厮杀,以硬件夹带平台,用平台丰富的服务来培养消费者长期使用习惯。各平台将整合愈来愈多生活层面,如支付系统的NFC(短距离通讯协定),或者以数码凭证搭乘高铁等。
  消费者担心在独特平台上的应用程序投资最后会变成「平台孤儿」,导致许多自有平台以失败告终,如HP以webOS的平板计算机及RIM的Playbook,西瓜靠大边的效应助长操作系统大者恒大的趋势。而台厂在平台竞争的世代里首先扮演供应链的角色;其次是发展属于平台之下的硬件品牌;另外也可以成为App应用程序的提供者,台厂如何转型备受考验。
  二、产能扩张竞赛的产业将进行生存淘汰赛,政府补贴的科技发展也将式微:这些产业包括两兆双星的半导体(DRAM为主)、TFT-LCDLED太阳能及电动车,竞争力较弱的厂商未来可能不是退出市场,就是要被迫整合。过去几年,企业或因低利率而筹资相对容易,或因政策支持而取得资金,现在则是不然。金融海啸后银行放款态度趋严,负债比率过高却未能获利的企业不再容易贷款,而各国政府债台高筑,补助的力道将会愈来愈受限。
  三、「眼球注意力革命」的平台竞争开始,战火将由手机与平板计算机延伸到电视领域:数码频道在各国陆续开播,并收回类比频道,媒体分众分流趋势将更加明显,未来有用的数码内容将比频道的数量更为重要。今年Apple的iTV会兴起什么样的革命,是科技业高度期待的大事。同时移动式装置上播放数码频道内容也更加简便,像Amazon从电子书店的内容,延伸到报章杂志、音乐、影片、游戏的服务提供,而且所有服务几乎都要收费。更重要的是,数码平台都是以电子传输,不会受到国界限制,只要突破语言的障碍,就可以接触到全球的消费者,从单一国家市场扩展到全球市场。当消费者愈来愈熟悉Google和Apple所架构的平台,微软也会逐渐释出善意,去提高应用产品在微软平台的上架意愿,避免在眼球革命中缺席。
  四、新兴市场制定规格的动作方兴未艾,但成效有限:新兴市场通常想挟着庞大的内需消费力,设定独特规格来提升授权的谈判能力,这是个博弈的过程,但是仍然有国际规则的限制。像中国的3G移动通信标准TD-SCDMA,虽然有自己的独特性,但走出国内市场,使用者均要更换手机或转成双频/多频功能,反而降低使用者的意愿,因此人口再多,走出去却不能和别人兼容,也是枉然。
  五、内容平台藉由社交圈带来的流量和广告,将不足以支撑新旧平台的竞技:随着互联网愈加兴盛,人际关系愈来愈依赖在网络上进行互动,藉由平台所产生的付费内容与付费游戏将是平台业者的重要收入来源,但也因此对传统电信业务的营利造成挑战。
  六、轻薄的行动装置领域仍为趋势,2012年Wintel(微软与英特尔)将在这一领域的最后背水一战:下半年微软准备推出Win 8,英特尔也将着力于超薄笔电及行动装置所核心芯片的推动,Wintel的结合如果没有成功驱动整个市场,那么Apple和Google的势力会更加庞大,未来五至十年很多竞争者将争食Wintel所留下的巨大市场版图。
  在独特性和低价化的潮流下,2012年将逐渐发展新的微笑曲线,其两端分别是通路和平台,而制造则移至曲线的底端。期待2012年科技产业有更多划时代的商品出现,而台湾科技业者跟上趋势的速度与转型的成功与否,在今年至关重要。

  (作者是施罗德投信投资长,本文由陈朝灯口述)


回复数 1 切换时间排序
需登录后查阅, 加载中......

目前注册实行审核/邀请制,欢迎灯友邀请好友注册,下载币奖励
邀请注册

为什么注册要审核

目前新版公测中,有任何BUG问题都可以联系我们
提交问题

或如无法回复,请访问此地址
提交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