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设计简说
一.抄图前,先要看懂,看透产品线图,然后班顺思路,特别是外形面的画法。
抄好产品图要转为2D线图与设计部提供的平面线图套。要保证主要的视图和边界线完全重合一致。若有不重合、不一致的情况,首先分析是2D线图本身表达有问题,还是抄图时造成的。若为2D线图表达问题则应及时标明,并与设计部沟通、反映;若为抄图问题,及时修改。
二.一个产品通常要多次转图与线图栏对上几次逐步确认,避免最后的问题堆积。
四.在抄图的整个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是基体外形面的控制和核对。
五.抄好的PRO/E尽可能保证可以再生,以实现PRO/E的参数设计功能。
六.通常抄图应先抄好影响模具结构之处,如外形面、行位处倒勾、前后模基面加减胶。至于柱位、骨位可最后再抄。
七.要区别常用的做曲面命令的通用情况如Boundary与sweep等。
八.分清结构线与效果线。原则上结构线一定要与线图完全一致,效果线应尽可能接近。
九.抄整体产品外形,要考虑产品出模基体外形的出模角应在最初放好,不然,到最好去做,通常是不会成动和很麻烦的。
十.特别注意,在倒角前应将拔模做好。
十一. 挑图要静心、细心。
十二. 产品外形抄好后,应做一个全面、细致的抄图报告。详细说明PRO/E图与线图间的不同之处和处理方案。
(一)、装配检测
1.首先装配成品,以内定方式(或者其它装配关系)组立,在Analysis model anlysis下检查装配是否干涉。在TYPE项目中选global interference,其它各项可不必改动,然后单击compute即可。当存在干涉时,result窗中会显示干涉的产品名称,屏幕上同时会以红点指出干涉部位。
2.对有红点显示处做剖面,查看详细情况,进一步检查。
3.依据《CNC加工指引(部分)》及《会议记录》,检查各成品装配单隙是否合适,各成品间隙要求如下(单边):
1)按钮与钮孔:0.15(小钮);0.2(大钮)
2)镜与嵌镜件:0.1
3)discman电池门与底壳:0.08
4)非discman类底壳与电池门:0.15+0.05
5)装饰件与面壳无开合要求且同材质:0.1
6)卡门与卡门位:1.0
7)布网架与布网架位:0.1(无布);0.4(有布)
8)特殊要求依设计部数据处理。
(二)、结构检测
1.检查产品各部分结构是否合理,对加工、注射是否存在明显不利影响。
2.检查产品是否存在难出模或不能出模之处,如倒勾等。
3.特别检查钮孔是否按要求。
(三)、拔模角检测
1.首先在Analysis Surface Analysis中将TYPE设定为Draft chack , surface栏设定为part, Angle Option栏设定为Both directions,然后设定一参考拔模角, 选择一开模方向平面,点选Computer,则系统会计算并显示分析图标。由此可得产品哪些方面来做脱
模斜度。要特别注意插穿位拔模角的大小,一般为3~5°。
2.产品各骨位(火花直接打出)、柱位拔模角可不考滤。
3.当需增加拔模角时,一般原则是往减胶方向拔模,以利今后改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