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制程屡有突破 OLED照明商品“亮”相
  OLED照明的材料与制程大幅跃进,激励终端商品出货量攀升。惟现阶段关键的蓝光磷光材料寿命难提升,致使OLED照明供货商转向拥抱荧光材料;制程方面,由于湿式与R2R制程窒碍难解,故蒸镀技术仍位居主流。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材料与制程技术迭有突破,不少厂商已开始贩卖OLED照明(表1),预期在2011年更多厂商投入OLED照明量产后,可望加速OLED照明市场规模扩张。
  磷光材料寿命难提高 OLED荧光材料居主流
  开发可量产的高效率、高稳定性的蓝光磷光发光材料为现今提升OLED照明发光效率的技术挑战,成为各家厂商戮力解决的技术难题。然囿于蓝光磷光发光材料的使用寿命仍低,现阶段各厂生产OLED蓝光仍以荧光材料为主。
  中华映管研发中心处长黄彦余表示,大多数OLED照明材料技术主要掌握在UDC、Idemitsu、默克(Merck)、Chisso等国外大厂手中,然尽管蓝光磷光效能已有进展,但相较于蓝光荧光材料使用寿命仍有段差距,因此目前各OLED照明供货商产品开发多以荧光材料为主。国内机光科技、昱镭光电、彩丰精技等亦已投入OLED材料生产。
  以Idemitsu和UDC分别生产的最新红绿蓝(RGB)光荧光与磷光OLED材料分析(表2),尽管UDC透过延长OLED照明面板寿命与降低耗电量,蓝光磷光与荧光材料使用寿命相差数倍之多。
  此外,黄彦余指出,价格、材料镀膜速率(Deposition Rate)稳定、点状(Point)/线性材料源(Linear Source)加热稳定性佳及材料使用率高为选购量产型OLED材料的主要考虑,因此若蓝光磷光材料要赢得市场青睐,亦必须要能符合上述采购条件。
  除材料之外,制程亦为OLED另一大成败关键,囿于可提供湿式制程材料供货商不多,且材料效率偏低;卷对卷(R2R)制程亮度、发光效率及寿命桎梏难解,故蒸镀制程将为OLED厂商首选的量产技术,至于湿式和R2R制程则尚未有厂商投入。
  • 5.jpg
  • 4.jpg

回复数 2 切换时间排序
需登录后查阅, 加载中......

目前注册实行审核/邀请制,欢迎灯友邀请好友注册,下载币奖励
邀请注册

为什么注册要审核

目前新版公测中,有任何BUG问题都可以联系我们
提交问题

或如无法回复,请访问此地址
提交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