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
德力普大额订单遭欧商爽约,LED企业风光背后?
“很抱歉,我们必须要推迟订单的时间;很抱歉,由于某些原因,我们不得不取消此次订单;您的客户邮件杳无音讯,您的客户SKYPE 再无头像亮起,您拨叫的用户暂时无法接通……”您的客户在搞什么鬼?从悔单到退单,从退单到消失,欧洲的金融衰退造成大批的订单缩减,LED照明制造企业也如其他企业一样不例外,老外爽约是现实所迫还是诚信问题就这样在我们身边慢慢的发生着,逐渐也见怪不怪了。 一.老外悔单:是诚信问题还是现实所迫在业界享有良好声誉的深圳市德力普光电有限公司,因为通过与境外LED灯具公司定向合作,提供订制和个性化服务为发展方向的LED驱动电源专业制造商,近年来发展迅猛,出口订单一向很好,在欧洲市场和国内行业小有名气,其产品认可度和销售也一直不错。据德力普光电的洪先生透露,今年1-5月份其公司的订单一直需要加班加点才能勉强保证供应,很多时候都是生产多少客户要多少,甚至有客户驻厂等到加班10点后取货的现状。然而,从今年6月份开始,德力普光电开始出现欧洲客户订单缩减和悔单现象。其公司土耳其客商,在2010年和2011年一二季度一直合作配合很好,其每月订单LED日光灯驱动和天花灯驱动都稳定在2-5万台左右;由于德力普光电遵从的品控系统控制程序和准时的产品供应交期,对客户服务和品质有保证,在2011年8月份,客户在荷兰的卖场连锁节能改造项目中一举拿下LED灯具供应资格,并分2批次共计235000台日光灯和天花灯驱动下给德力普光电。由于是老客户,加上合作期间欧商支付信用一直不错,在确定交期后,德力普即在只收到15%订金的情况下进行生产,令人疑惑的是在交期已完成的情况下,多次与客户联络,至今仍无音信,致使德力普光电在如此经济环境不容乐观的情景下蒙受巨大损失,这也是目前中国LED驱动电源制造企业面对欧洲市场一次重大的创伤。欧元区和英国占目前中国全部出口的25%,欧洲和英国的经济大幅放缓与汇率走弱,将导致中国总体出口量的增长率下降两个百分点。另外,由于欧洲经济放缓将产生对其他国家的需求的冲击,会导致中国向其他地区出口进一步弱化。直接效应和二轮效应相加,可能导致中国出口量的增长率下降4个百分点,对中国GDP的影响可达0.7个百分点。现实中,高昂的商品价格正在对欧洲居民消费产生负面影响,这会导致欧美客户订单有大量的出口悔单和出口坏账现象。二.现金利润:企业生产运营压力大于往年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9月9日,工信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和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共同发布《2011年中国工业经济运行夏季报告》。报告指出,虽然规模以上企业运行状况良好,但困难企业更加困难,小微型企业经营困难加剧。1~7月,各月亏损面总体变化不大,但亏损企业亏损额增幅1~2月为22.2%,1~6月达到41.6%,1~7月进一步上升到46.9%。另一份广东省的企业调研中,有80%的中小企业表示综合生产成本同比上升,其中19%的企业反映涨幅超过20%。由于LED照明企业技术壁垒不高,很多采用组装完成生产,不少中小企业产能过剩,议价能力不强,上升的成本无法有效转嫁出去,使企业利润大幅减少甚至亏损。更有甚者为了满足客户的需要通常是1K订单,按照1.5K的单量生产,由于LED灯具的非标准性和客户定制性,每次的生产都有库存产生,长期导致LED照明企业积累大量的库存,严重影响企业的现金流。此外,人民币升值也让LED照明企业承压。因为LED灯具本身的一次批量不是很多,企业接订单时可能有利润,但交货时却没有利润甚至亏损。有企业反映,国际金融危机爆发时,订单是“救命稻草”,而如今,订单成了“烫手山芋”,甚至出现有订单不敢接,至少是“三思而后接”。 今年第二季度,据德力普运营经理吴先生讲,整个行业隐约觉察经济形势缓慢逐步下滑,德力普便提前对经营思路进行了调整。首先是主动减少订单,排除有风险的客户;其次是加紧收款的频率,力争将以前的货款都收回来。9月,自发减少订单量达到了20%。如实说到第四季度“不能再减了,订单本来就在下滑,业务量已经比第一季度减少了三成。”今年的经济形势比金融危机的时候更严峻,尤其是小型、微型企业处境将更为艰难,80%的LED照明封装企业资金吃紧或亏损,20%到30%的LED应用企业感觉到很紧张,不仅劳动力、原材料、油气等价格快速上涨,就连租金都从每月每平方米14元涨到了18元。影响所及,有不少原先疯炒的LED照明企业抛弃实体经济而转向资本投资,比如灯都古镇很多企业就转向了物业投资。 三.三角债务:连锁债务链无法保障资金风险LED照明是近几年高度发展的行业之一,因政府政策导向所致。但是这是一条以产业链为主线,自上而下游企业相互之间拖欠、拆借货款而形成的连锁债务链。在这个债务链上,原本简单的双方的债务关系,变成了相互串联、交叉的三角债。被“三角债务链”绑架的企业,时刻面临着多米诺骨牌式的资金链危机。今年以来,在诸多成本压力下,LED应用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普遍都出现了资金流紧张。然而,就在LED企业想通过回笼资金来应对难关时,却发现自己身陷“三角债务链”中不能自拔,“三角债”老问题已成为中小企业发展新难题。德力普洪先生如是坦言其东莞的客户,整个工业园区有6栋之多全部自建,但是在订货时连4000元都拿不出来,原因就是他的上游公司款未付所致。可以说,目前的广东LED照明企业“倒闭潮”也许没有出现,但倒闭的危机感正在企业主心中蔓延,因为每个人都感觉到目前的状况不容乐观,很多LED照明应用公司没事情做。由于很多炒房的,炒煤的等过度透支投资预期,不是真懂LED人觉得赚钱疯狂的进入,使用不少企业在同质化产品中利润率下滑,但银根却步步收紧。于是,无论是位于产业链两个终端的大型“抽水机”,还是在产业链中游的“中心工厂”,又或是处于产业链中下游及末梢的“卫星工厂”,都感到前所未有的资金短缺压力。为避免被快速抽干,处于中游的生产商集中发力,借延长货款结算期,从下游的边角原料、辅料供应商处争取资金周转的空间与时间。这很快在市场中形成传导效应,迫于竞争压力市场中各关联企业之间也开始启动赊销月结模式,相互赊欠、拆借货款。放出去的货款金额越集越多,时间越拖越长,现在越来越难找到真正可以放心的月结客户了,因为根本无法判断他们背后的“三角债务链”是否有保障。其实,依附于产业链的资金拆借链,本身就不是一个良性的链条,通常都是脆弱不堪的。不仅如此,由于拆借链条中关涉的市场主体还在不断扩大,交易中的不确定性也在增加。 四.火热背后:LED之路如何持续LED照明实际需求(消费需求)即刚性需求,实际是很小的。室内照明产品全球一年需求总量仅仅是一亿多美金而已,但国内在这一块的投资,至少是实际需求的10倍以上,尤其的是LED封装已经有点过剩,但是最后买单的往往是投资人。实际上LED照明主要的需求是一个投资(相当大部分是投机)需求,但是往往越投机的人,折损的本钱就越多!LED照明的火热的本质实际是是投资火热,消费冰点。很多借助概念炒作,真正做好LED灯具的没几家,当然真正的赚钱和盈利的也没几家,包括上一轮火热上市圈钱的LED封装企业基本都在亏钱。高科技LED公司的现状是大家基本都没有核心技术和产品同质化严重的组装形态,对于更多的LED照明的公司现状就是1个老板和几个业务组合模式,接到订单通过外包或请些临时工实行“紧急集合”的完成组装。很多公司还不具备专业的产品定位和专业人才水平。LED照明的现阶段是主要是投资未来,保持现状不亏就好。 据行业相关部门预计,当前形势将导致企业呈现两极分化的态势。部分LED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提高产品档次,订单状态、销售方式、用工等。部分企业由于产品档次较低、生产规模小、同质化严重,竞争力弱,将陷入困境。今年LED企业的总体利润率跌到了5%到10%。很多企业处于微利,甚至出现亏损维持局面。什么是LED照明的现状,那就是,现在上马LED照明的人,基本上都是想试试,或是想投入很少的资金,马上就能回收,并且赚钱的人。很多做LED照明的人,就是所谓的小投资人,都是听说LED灯具利润高这样的讲法而进来的,他们都不愿做大的投资,只想买一点配件,简单组装,马上获利,这就是现状,这就决定了,他们现在不愿意做长期投入,这是这个行业最浮躁的现实问题。 五.漫长寒冬:LED企业应左手温暖右手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内的人工、原料、地租等成本开始提高,通货膨胀开始加剧,加上国外的行业贸易壁垒逐步加深,人民币升值带来的负面效应,让这些LED企业无所适从,中小企业面临的问题不容小视。钱荒、电荒、用工荒,压得不少中小企业喘不过气来。目前,企业的经营困难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欧美市场消费低迷,订单下降,受访企业订单平均减少30%左右;二是企业经营成本快速上涨,原材料、工资成本快速上涨,总体成本上涨近11.4%;三是企业利润下降。值得庆幸的是工信部目前正在起草相关文件,预备出台对中小企业,特别是微利企业的帮扶措施。工信部运行监测协调局监测预测处谢三明指出,中小企业困难不是一时的情况,“小企业资金紧张,是长期存在的问题,但导致这个问题长期存在的机制需要解决”。 但对于多大多数企业来说最重要的是做好自身团队和自己的产品才是最好的竞争力。目前,国内大型LED企业几乎都是靠政府采购这条路而生存,就近与各个市镇的政府进行合作。但是政府路灯改造等各类相关采购毕竟有限,一些中小型公司也在尝试商业大厦店铺等单位进行合作,但这条路开拓起来也很艰难。一方面,国内生产制造LED的企业特别多,竞争非常激烈,再加上今年企业贷款难等各种原因,日子过得比往年都辛苦。另外一方面大环境不明朗,海外市场的订单逐渐减少。但是从事外贸出口的OEM照明制造企业,无论是品质意识,还是工艺要求都要比一般国内客户要求偏高。能生产出符合欧美市场严格要求的产品,那么也能生产出受中国老百姓欢迎的产品。消费减缓,无行业标准,外贸退货增多的增幅扩大,在外围经济不好的情况,就要求企业具有创造新的销售渠道能力,建立进入超市、专业配套市场的渠道系统,同时还应关注虚拟市场,采用虚拟+实体的销售模式来转变商业模式,尽可能生产更为生活化、商业化的创新产品出来,走差异化路线。从以前的单一外向型,转向充分利用好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将是金融衰退影响下中国LED出口制造企业的主要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