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
灯都不亮、LED光危害时时评
灯都不亮、LED光危害时时评 摘要:阿拉丁“光”点第十一期,关注行业热点。“敲门砖”失灵,灯都今后靠什么发光?引多方讨论。关注健康照明——不得不说的LED光危害,企业提出, LED“光害”被夸大,日常应用不成问题。
“敲门砖”失灵 灯都今后靠什么发光?
摘要:从“提灯走天涯”到“中国灯都”,灯博会也成古镇灯具走出国门的“敲门砖”,然而这块“砖”在近两年并没有起到良好的作用,反而让行业人士从中窥视到这个灯都世界的尴尬处境。
阿拉丁 “光”点:
有人说,灯都灭了,充斥着抄袭、仿造、低价、粗制滥造的字眼。而又有人,不断的削尖了脑袋,往里面钻,企图在LED这股浪潮中,分一杯羹,却也阻挡不了倒闭的大潮悄然而至,多少默默无闻的企业,又在无声无息中消失。观望曾经辉煌的灯博会,也索然无味了,企业说,我们是来热身的。经销商说,我们来找点便宜的灯。中山本地的企业作为一种义务和责任在“撑场”,坚持着,观望着。
用“鸡肋”来形容已走到了第十届的灯博会,恐怕没有再贴切的了。遥想自1999年古镇首届灯博会在马路边上成功举办,其后声名远播,一度传为佳话……然而,“好汉不提当年勇”,近年直线下降的人气,只能教人倍感唏嘘。尤其是对于古镇及周边曾受益于灯博会这个平台成长起来的企业而言。连年展位提前抢了一空,参展的却绝大多数是本土企业,本土企业的内心估计也相当窝火,于是开始悲天悯人地表示:“如果本地企业都不支持自己的展会,灯博会还怎么开?”
笔者却想说,“如果成为靠本地企业支持而苟延残喘的展会,灯博会还开来干嘛?”灯博会本是立足“灯都”古镇,面向世界,沦落为一帮本土企业小圈子自娱自乐,这么大一个人还玩起“过家家”游戏,好意思么?但凡去过本届的灯博会的人,无不认同它亟待“改革”。无疑,现在的情况是:灯博会需要甩掉“鸡肋”的恶名,古镇也需要再度擦亮“灯都”的招牌。这对唇亡齿寒的难兄难弟是打算继续沉沦,还是要绝处求生?这一场翻身仗面对的最大敌人正是它们自身,都知道不好打,但已如箭在弦。
理性看待LED照明不平坦的推广之路
摘要:试图把最新的技术强加给已经发展了超过百年的基础设施并非易事。其中有些问题已经或即将得到解决,但是仍存在一些挑战,其中许多挑战会给那些已有答案的竞争者带来机遇。
阿拉丁 “光”点:
LED照明未来推广之路,如一句老话:前途是光明的,但道路是曲折的。目前LED市场冷清也是合理的,价格高昂的LED产品,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一时难以接受,尽管LED芯片降价不少,但仍然没法彻底降低LED产品的价格,价格的改变不仅仅通过投资上游就能改变,更重要的是整个产业的平衡发展和标准化生产,还有技术的突破。所以,理性面对冷清的市场,保持足够的耐心,有一天,LED产品将会成为每个家庭必备的物品,行业人士应该理性看待LED照明未来的发展之路。
LED照明行业,痛,并快乐着。痛苦,是因为盈利空间不大,尤其是做终端产品赚的钱只够养工人。而快乐则是因为产业有前景,国家政策支持。有企业说,“我们更在乎未来的市场发展”。
推广之路确实不平坦,据阿拉丁照明网记者走访各大企业得知,尽管国家层面在大的政策方向上,支持LED节能产业,但具体到地方政府的执行层面,就会大打折扣。不止于此,中国市场相对偏低的电费,也在一定程度上,让政府缺少推进LED产业的动力。行业直言:“政府配合的速度不理想。”
英国城镇上演“午夜熄灯” 不搞“照明工程”
摘要:英国近3/4的市政部门已经或正考虑削减当地的路灯照明。“午夜熄灯法”正在全英几乎每个郡的农村、郊区和市中心的街道全面铺开,尽管一些居民和警察担心这会增加交通事故和犯罪数量。
阿拉丁 “光”点:
中国的城市频繁上演“灯光秀”,而英国的城镇却开始上演“熄灯秀”,两国之间的不同举措不得不引人反思。英国议会称,“午夜熄灯”是为了节省电费和节能减排。在欧美发达国家,防控光污染是环境污染的重要内容,很多国家都有明确的夜间灯光控制条例。那么中国各个城市拼命上马“十城万盏”和亮化工程又是缘于什么呢?笔者认为,即时要上演“灯光秀”,也应以人为本,提高公众舒适度,减少视觉污染。那些劳民伤财的试验工程以及不合理的照明灯光设计还是少表演为妙。
节能减排,确实是符合世界潮流,讲求经济效益则更是无可厚非。至少于表面上,英国城镇这回上演的“午夜熄灯”谐剧般的方案,确实是一次过满足了两个“愿望”。那么,为何还会遭到本国众多人士的大力反对呢?当然,敢于发出反对声音的并不都是没事找抽的刁民,他们提出的诉求自也是基于他们的切身忧虑。让夜间公共区域照明强度减弱,乃至完全关闭,这么一来,两个“愿望”是实现了,安全隐患同时也呼之欲出。以牺牲人身安全问题,来换取所谓的“节能减排”、“经济效益”,笔者认为是属于顾此失彼的下策。英国治安不知比起中国怎样,但此举窃又以为必不值得我国仿效。与其采用这种英式的“午夜熄灯”,对中国国情而言,倒不如剧减那些多余的城市景观灯光亮化工程才是正经。毕竟光污染已令祖国许多大城市过着长久抬头不见星的日子。
LED企业倒闭潮激增 “国9条”能否阻击危机蔓延?
摘要:资金危局、因民间借贷、资金链断裂而引发的“温州风暴”已带来连锁反应,其影响到底会有多大?会不会出现类似2008年的倒闭潮?企业倒闭潮激增,LED产业遇成长烦恼!
阿拉丁 “光”点:
“6项金融政策措施、3项财税政策措施”,有分析认为,“国9条”对近期温州民间借贷引起的市场恐慌抛出的“安神剂”、“救生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银行室副主任吴庆认为该项政策主要是为了解决温州、广东等地区出现的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笔者认为,如果该项政策实施到位,相信确实会为不堪税费负担,身陷经营与融资困境中的小企业带来一场及时雨。
但是,要有效遏制民间借贷高利贷化倾向,打击非法集资、金融传销等违法活动并非易事。但引起国家的重视,证明拯救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还是有一线生机。
大概因为有了2008年倒闭潮的阴影,前车之鉴,近来出现的温州、深圳两地老板“跑路潮”的苗头,已经叫不少人杯弓蛇影、人心惶惶。然而便如当年“国9条”的出台,本就不能叫作居安思危,气候已经不温和,这番的“温州风暴”也已带来连锁反应,所引发的系列危机同样有了蔓延的趋向。号召起警惕中国式次贷危机,似乎也不纯粹痴人说梦。古语云,亡羊补牢,未为晚也。但愿真的能被此前的一些专家所言中,“国9条”这一次所撒下的,仍将是一场化解危机的及时雨。
关注健康照明——不得不说的LED光危害
摘要:在LED被公认为未来最佳光源的时候,近日业界却频频爆出LED的光害问题。作为一种新型的光源,LED照明近年来在技术及应用方面均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与此同时,LED光源对人体健康的安全性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正是因为许多人都对LED这种新光源缺乏根本的认识,LED的好与坏,也全仗平时听取了一些人云亦云的小道信息来判断。究竟如今越来越广受关注的“LED光害”问题是怎样的一回事呢?其危害的严重性又去到了哪里?照明各界对此的看法又是如何? 阿拉丁照明网新闻中心为您一一解读。
阿拉丁 “光”点:
光污染以及蓝光的视网膜危害其实是行业人士皆知的事情,但夜间处在白光或蓝光下是否会因影响荷尔蒙分泌,扰乱生理节奏,促成肿瘤的生成,由于没有足够的事实证明,笔者认为不宜轻下结论。但是有一点,行业人士都应该清醒认识到,LED光源不是绝对环保的光源,专家坦称,不合适的照度、不均匀的光分布、强烈的频闪、眩光等,对人的健康的伤害是很严重的,这绝非子虚乌有或者误导群众之说,行业理应看到这些不足之处。
由于一度被LED的狂热革命浪潮所掩盖,过去大多人都把目光投射在其高昂价格及节能功效等层面之上,及后遭受接二连三的打击,热情冷却下来,越来越多的人又开始更为清醒地,把注意力微调到了LED的“光危害”里头。一个事物出现有着正负两面的性质,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LED有着它的巨大优势,但就目前而言,还不至于到了瑕不掩瑜的境地。
针对LED存在着的缺憾——例如“光危害”,对此专家、协会、设计师、企业,乃至媒体本身,各方基于不同的立场、不同的视觉,必然会产生“大同小异”或“小同大异”的见解。确实在未有所谓的终极权威论定之前,各方见解所代表的也只能是一家之言。是非总有曲直,言论亦有其自由,去伪存真本身就需要一个过程。无意为任何的言论作其导向,能触发了大众对于健康照明的更多思考,已是本专题的主旨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