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苹果时代:HTC“亮剑”,三星“潜伏”
  作为全球盈利能力最强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产业巨头,苹果不仅将系统商谷歌的安卓系统视为强敌,近来更向终端制造商三星和HTC提起多项专利诉讼,甚至不惜利用知识产权诉讼来遏制两者的上升势头。某种程度上,苹果此举恰恰宣布了两者已经成为自己强敌,而三星与HTC针对苹果的激烈反诉也昭示了各自争当老大的雄心。
  市场数据也许更能揭示苹果不淡定的原因。根据各大手机品牌公布的2011年第二季度财报:苹果本季iPhone出货量2030万台,在智能手机市场正式超越诺基亚的1670万台,环比增长9%,位居第一;HTC的出货量达到1211万台,环比增长25%,跃居第四;三星尽管未明确公布数据,但据此前美国波士顿Strategy Analytics的数据,三星当季全球范围内出货量约为1920万台,环比增长是疯狂的59.2%,排名狂至第二位。
  可见,恶斗还将继续。
  HTC“亮剑”
  HTC争当老大的策略是“亮剑”。
  成立于1997年的代工企业HTC,一直注重技术上的累积。而技术上的日臻成熟也让其高管团队思考一个问题:作为一家拥有技术厚度的厂商,仅仅通过合作伙伴变现的代工模式,是否能够发挥技术创新的最大价值?
  2003年初,HTC帮助康柏研发了全球第一款基于微软操作系统的智能手机。项目完成时,康柏公司内部却发生变动,HTC的CEO周永明只好到欧洲找到电信运营商寻求合作。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款产品最终打动了英国电信,成功绕开了手机厂商这个环节,不仅降低了成本,更为其实现自有品牌铺平了道路。2006年6月,蓄势待发的HTC开始打造自有品牌。
  就技术传统来看,HTC是最早与微软等移动操作系统商合作的硬件制造商。技术厚度是需要累积的,这种累积下来的技术实力让HTC敢于承受创立自有品牌之初的压力。原本惠普等客户抽单后,转而寻找英华达、奇美等厂商代工,但马上就发现HTC在技术上的优势。至此,代工客户开始认识到HTC并非是简单的“小弟”,而是值得合作的“伙伴”,渐渐也接受了其开创自有品牌的事实。
  就创新文化来看,HTC从CEO周永明开始就打上了深刻的“工程师文化”,传说中,他甚至会为了做一碗汤而去研究番茄如何剥皮。随后,HTC更是从外部挖来了创意长陆学森、行销长王景弘和执行副总裁庄正松等人才。这极大地冲击了HTC原有古板的工程师文化,将代工企业“成本至上”的传统逐渐转型为一种“创意第一”的文化。当“创意第一”锁定在“客户体验”上时,HTC的创新文化自然就爆发出了巨大价值。在谷歌借用安卓系统插手智能手机行业时,HTC幸运地搭上了第一班车,生产了第一台搭载安卓系统的手机G1,随后利用先动优势迅速扩张市场份额,成为了当前的“安卓三剑客”之一。

回复数 2 切换时间排序
需登录后查阅, 加载中......

目前注册实行审核/邀请制,欢迎灯友邀请好友注册,下载币奖励
邀请注册

为什么注册要审核

目前新版公测中,有任何BUG问题都可以联系我们
提交问题

或如无法回复,请访问此地址
提交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