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Yanni 于 2011-7-23 10:01 编辑
近两年LED新工厂如雨后春笋,冒出很多很多,负责的厂商很少,不负责的却数不胜数。明明只能做3W,客户问5W做不做,负责的厂商说对不起,不做。不负责的厂商说做,量有多少?说能做的厂商还不少,他们还得再价格上再激战数番,到最后,产品不但能做,还价格低廉。总会有冒险家,而且还屡试不爽。产品的优劣需远长于付款的时间才能测出,或许三月,或许半年,抑或一年。等时间过去,问题出现,终端客户向销售者问责,销售者又跟厂商问责,源头的厂商却只敢初期去冒险,不敢承担冒险带来的结果,反正款已到我口袋,你能奈我何?短浅啊。
久而久之,客户上的当多了,也就谨慎了,对你的这个市场开始有不信任感了。等你再推你的产品,如何如何好,如何如何有特色,客户该问你如何证明了,how to prove? 所以,这个测试,那个测试,也跟着冒出,原来客户只要求CE,ROHS,跟产品的testing report,流明输出,照度之类的规格符合,就可以直接order了。现在呢?不,什么CE, 什么ROHS,不够,远远不够,我们伟大的祖国什么都可以造假,何况CE, ROHS。不信任感越来越强,客户这会不但指定你产品要符合CE,符合ROHS,还要指定你这CE, ROHS是哪家检测中心提供的,是不是SGS, TUV, ITS,这还不够,CE,ROHS不算什么,只不过最最基本的测试,更多要求还在后头......要求一高再高,价格一压再压,于是生意难做了,绕来绕去,还是绕道自己身上。对啊,迟早都要还的。
当然了,也不能否认了,任何产品在市场初期都会碰到这样的过程,也正因为这样,市场才会越来越透明越来越成熟。只是,点该,简单的事情折腾的这么复杂,又是怎么回事,好好的市场被我们热火朝天的弄的这么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