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
拿什么拯救你 中国稀土?
WTO规则下的中国稀土攻防战
7月5日,WTO作出初步裁决,中国限制9种原材料出口违规。消息一出,欧盟欢呼一片。然而对国内的这9种原材料厂商影响如何尚未可知,但却引得国内稀土采选行业“忧心忡忡”,原因无他,而在于WTO的初步裁决中国限制9种原材料出口违规,其意在中国稀土出口的guo jia管制,如若WTO的这个裁决获最后终裁认定,其下一步无疑就将指向中国的稀土出口管制。而有了9种原材料的“先例”,中国的稀土出口管制自然也就因此而“瓦解”了,中国的稀土采选或将因此而重回稀土出口管制前的“滥采滥挖”,中国的稀土整合的努力或将因此而“功亏一篑”。而受此消息影响,7日、8日大智慧稀土永磁板块指数连日阴跌,跌幅达2.5%,成为拖累大盘指数下行的“主要动力”。
据WTO裁决称,中国仅仅是为了限制稀土出口,而不能提供证据证明这种出口管制是与国内原材料生产和消耗管制结合进行以达到保护资源的目的,也就是说,在限制出口的同时,没有限制国内生产。但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则表示,中国所采取的稀土出口配额限制措施,是按照世贸组织规则而制定的,也有充分的国内法依据,即《矿产资源法》和《对外贸易法》。中国采取的管理措施并非仅针对稀土出口,而是在开采、生产和出口三个环节并行实施,并且将对稀土初级产品的国内生产消费和出口实施同步管理。
在7月6日在内蒙古包头召开的全国稀土出口工作会议上,中国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钟山指出,商务部将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及世贸组织规则,继续完善稀土出口管理,将稀土环保标准和即将出台的行业准入标准纳入出口企业资质条件,对稀土初级产品的国内生产、消费和出口实施同步管理,配合相关部门严厉打击非法出口行为。
似乎中国已经为即将到来的“中国稀土攻防战”做好了准备。
中国稀土的整合仍需市场力量发挥作用
自中国2009年出台政策限制稀土出口以来,并且开始限制中国的稀土出口以来,美日欧等稀土消费大国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对中国稀土的“讨伐”。中国zheng fu在这方面面临了很大的“国际压力”。
其后,中国zheng fu开始了对国内稀土生产进行整合,以控制稀土产量。然而国内的稀土生产控制却并不“争气”,以2009年为例,国土资源部规定,2009年稀土开采总量控制指标为8.23万吨,其中轻稀土指标7.23万吨,中重稀土指标1万吨。但guo jia最后公布的产量为12万吨,占全球产量的97%。2010年的情况同样如此,国土资源部设定当年稀土开采总量控制指标为8.92万吨,其中轻稀土7.7万吨、中重稀土1.22万吨,但是实际产量却超过10万吨。然而,与此同时2009年中国稀土出口4.39万吨,与2008年相比下降20.13%,2010年中国稀土出口约3.98万吨,同比下降9.35%,而在2009年出台的稀土规划修订稿中更是明确了,从2009年至2015年,中国的稀土出口配额总量控制在3.5万吨/年以内。
如此,一边扩大产能一边限制出口,与此同时稀土产品价格暴涨,这种“操纵价格”的做法,难免招人“非议”,也难怪人家WTO有充分的口实说中国“在限制出口的同时,没有限制国内生产”,WTO自然也就有充分的理由“裁定”中国“违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