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每个封装实现1万lm的光通量
白光LED在100℃下工作时发光效率只降低3%左右。要求白色LED具有“温度稳定性”是为了使发光效率在实际使用环境下不发生大幅变化。  白色LED目录值的发光效率大多是在25℃的环境温度下,施加脉冲状电流测量所得。此时,蓝色LED芯片发光部的温度(接合温度)约为25℃。不过,实际用于产品中时,接合温度会上升至85~100℃。在普通白色LED中,温度上升后的发光效率与25℃时相比会降低10~15%。
  在部分最新产品中,已经有抑制了发光效率变化的品种。例如,飞利浦流明的照明用途白色LED在接合温度为100℃时,其发光效率只比25℃时降低3%左右。为提高散热性,将LED芯片在陶瓷基板上进行倒装芯片封装,另外,为减轻温度对内部量子效率的影响,还采用了量子阱构造等。
  夏普2011年3月开始供货的照明用白色LED,其发光效率随温度发生的变化也比较小(图1)。尽管输入功率高达25W,降低接合温度比较困难,但在白色LED表面温度(外壳温度)为70℃时,其发光效率和光通量与25℃时相比只下降了5~6个百分点。该公司表示,与其他公司的同等产品相比,将降幅控制在约一半。通过采用性能随温度变化较小的荧光材料等,实现了较高的温度稳定性。

图1:减弱荧光材料性能的温度依赖性  “显色指数”是将白色LED作为普通照明器具光源广泛应用基础之上的重要指标。目的是为了与原光源不产生不协调感。此前,白色LED的显色指数大多以平均显色指数(Ra)为基准。不过,随着用于照明用途的情况增加,仅Ra已经不能满足使用,还要求具有较高的特殊显色指数,例如彩度较高的红色和绿色等。

回复数 4 切换时间排序
需登录后查阅, 加载中......

目前注册实行审核/邀请制,欢迎灯友邀请好友注册,下载币奖励
邀请注册

为什么注册要审核

目前新版公测中,有任何BUG问题都可以联系我们
提交问题

或如无法回复,请访问此地址
提交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