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
6.11为什么药材涨价??
2010年全国市场537种中药材中有84%涨价,平均涨幅为109%,涨幅超过100%的品种多达96个。而2011年3月以来,中药材涨价进入第四轮高峰,与此前三次相比,这次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猛的涨幅。而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材信息中心副主任蒋二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更表示,中药材价格今年还将有一定的上涨空间,且近期无降价趋势。 到底是谁在推动中药涨价?老于分析,今年太子参价格上涨,与其主产地福建、云南、贵州等地的气候原因导致减产有关。“如去年西南大旱,今年北方的连续干旱,这都使得大部分药材单产下降,从而物以稀为贵。” 另一方面,愿意种植中草药的药农却在减少,“化肥、农药都涨,已经没人肯种中草药了!”老于说,他有一次到安徽采购药材,药农纷纷诉苦:挣不到钱,不如外出打工。 根据广东省价格检测中心的数据,去年7月初,太子参价格仅为82元/公斤,只一个月后,8月初已达到了180元/公斤。而昨日记者从广州市清平中药材批发市场了解到的最新价格是:460元/公斤。 在一个铺位前,老板一听要太子参,货都懒得拿出来:“现在你买不买?不买就不用看货了。”过了一会儿,该店的伙计才从里屋的货架上拿出几个塑料小包。“很多店都没有货,不瞒你说,我们拿货价就不低,卖得自然也不便宜!”小伙随口开价:“240元一斤。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在中国药业人才网药业专家总结道“中药涨价在四大因素: 一是社会因素,随着近年来社会对中医药的重视程度提高,导致中药材的需求量上升;二是环境因素,近年来自然灾害增加,洪涝、地震、干旱等都造成中药材减产;三是热钱涌入,很多资本从房地产、股票等市场撤出,瞄准了中药材这个新的投资途径;四是人为因素,中草药种植成本增加了,但是疯涨的价格却没有转化为药农的收益,而是越来越多人涌入经销链条,多重代理层层加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