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
光扩散剂与消光剂在基本概念及性能上的本质区别
两者的共同点是都产生光的扩散。但消光剂在产生光扩散的同時也造成了程度很高的光衰。消光剂所造成的光扩散結果是牺牲了絕大多数的光透过率,造成严重光衰。而光扩散剂所需兼具的要点在於保证一定的透光率,並非只是柔光或光衰严重的消光。
过去LED普遍使用的光扩散剂是传统的消光粉,具有相當高的光衰。由于消光粉目前绝大多数为基于无机材质的,且微观颗粒形态结构属于多角不規則狀,造成光线无法大量穿透消光粉,或消光粉將光线不断地反向反射而严重衰減,造成产品应用受限。
消光剂可能造成光线反射而造成光扩散的現象,但同時也造成光线大量被不规则折射而產生光线被吸收的現象。在形成光扩散結果的同時,也付出了更大的光衰作为代价。
消光剂的重点是"消光", 但光扩散剂的重点是"散光", 同时不能“消光”,理论上最理想的情况是"散而不消”、"扩而不衰" 。当然就目前的技术水平来讲,即使像日本信越这些有机硅光扩散剂的领先企业也很难做到,只能是尽可能去控制、最小化光衰的程度,从而达到既透光又雾白柔和的效果。而这,恰恰是目前更高效光扩散剂研制开发中的难点和热点之一!
在性能指标表征上,国际上业内目前通常采用以下几个主要指标来评价一个光扩散剂:
1)总透光率(Total Transimittance,简称Tt)
即透过试样的光通量与入射光通量之比。
2)对点光源的遮蔽性,或称遮盖效率(Hiding Property, 简称I5/I0)
偏离垂直入射光方向5度的透过光通量占比。这个参数对作为光扩散剂来讲非常重要。用于LED灯管、灯罩、灯箱广告及球泡等的光扩散材料,首先要求能够有效地遮蔽点光源,否则既刺眼、炫目,也不美观、柔和。
3)光扩散效率(Light Diffusibility,简称I70/I0)
偏离垂直入射光方向70度的透过光通量占比。这个参数指标是作为光扩散剂来讲特有的。
4)黄度指数(Yellowing Index ,简称YI)
发黄显然会降低透光率,使透过光的质量下降。尤其是有机类的光扩散剂,在经过高温强剪切熔融挤出或注塑加工后,由于本身分子结构决定的热稳定性限制,导致发黄。在有机类光扩散剂中,高纯有机硅树脂球型微粉的耐热稳定性显著优于PMMA、PS及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的,也明显好于一般有机硅树脂微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