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照明必将进入中间视觉评价时代
人类眼睛在不同照明条件下的视觉功能是不一样的,白天的明视觉环境下主要是锥细胞起作用,能够很好的分辨颜色。夜晚,主要是杆细胞起作用,杆细胞对颜色没有分辨能力,黑暗条件下,我们看不清五彩斑斓的世界。夜晚的很多人工照明场合下人眼都是干锥细胞共同作用,它形成了中间视觉的理论基础。中间视觉介于明视觉和暗视觉之间的亮度水平,经过很多实验之后达成共识,目前国际社会公认在0.005~5cd/m2之间。  道路照明的极大多数情况正好处于中间视觉状态,中间视觉的建立主要是以道路照明为研究对象。中间视觉评价系统与背景亮度、目标亮度、大小、颜色等都有关系。通过大量的试验和论证,建立了中间视觉的MES2评价系统,其要点是确定中间视觉的光度值,通过M值的确定可以很好的构架起明视觉和暗视觉之间的桥梁,中间视觉的曲线在向明视觉和暗视觉变化,需要考虑背景亮度的大小。
  由于明视觉在照明评价方面存在缺陷,因此引入中间视觉的评价系统是非常必要的补充,但同时,中间视觉评价系统很复杂,也存在很多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CIE第二分部已成立了中间视觉测量专业委员会研究相关问题:(1)如何确定背景的亮度,实验室研究时的背景亮度的确定与实际情况具有一定的差异。(2)S/P值的确定,对于中间视觉亮度的确定非常重要,光源的S/P值高,但是在现实场景,光线经过反射之后又会有怎样的变化?(3)M值的确定也很关键,没有M值的确定就不能确定中间视觉与明视觉之间的关联关系。(4)实验条件下可不可能获得中间视觉条件下光源或灯具的评价参数?
  中间视觉的基本理论已经确立,实际测量还有很多技术问题亟需解决,但是,我坚信用中间视觉光度学来评价道路照明的趋势不会改变,道路照明必将进入中间视觉评价时代。在国内,在“十二五”guo jia863计划项目的支持下,远方公司会同复旦大学、国家电光源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等单位已经准备联合解决这一国际性难题,预期在不远将来会有重大进展。

回复数 3 切换时间排序
需登录后查阅, 加载中......

目前注册实行审核/邀请制,欢迎灯友邀请好友注册,下载币奖励
邀请注册

为什么注册要审核

目前新版公测中,有任何BUG问题都可以联系我们
提交问题

或如无法回复,请访问此地址
提交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