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话唐诗宋词 作者:醉流云
序:应宋词妹妹已有月余,然时间总为红尘俗事所占,今始有微暇。以小姑之题为题,作此篇为茶余谈资,不登大雅之堂。见小姑之文颇有感慨,感唐宋之诗词繁盛千秋,慨今世之文人孤寂落没。今人多言,诗为形意,词为心声。此篇也想诓正一下,诗词本无界,何以定要分出泾渭。
第一次听到所说的上面的诗词之论是一个初三的语文老师,而后也有听别的人说过,但我不敢苟同。从表面上来看诗之主形,词之主心。好像也有一点,“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是酒后的肆恣狂放之态,“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强,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是一沙场勇士的绝决骁勇之姿。宋词妹妹给我的三影中“无数杨花过无影”是的它是以一种自然之境,影射出一种心境。“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则是一种内心满目苍痍的凄凉。
然而唐诗中并不缺乏言情明志的明快心声,巴猿衰啼、杜鹃泣血的心灵衰曲。“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是两情相悦,长相私守的爱情。“遥想小儿女,未解忆长安”则于壮士的柔情跃于纸上。“春风得意马蹄急,一日看尽长安花”是一朝得志,心如飞鸟游于凌霄之上的明快。“蓝溪之水厌生人,生死千年恨溪水”,“纵使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无力买田聊种水,近来水面亦收租”。是为民者无力却不能生计,死于水死于赋,民心之殇,国之殇。“马崽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则是一个为天下王者却连自己的女人保护不了,悲剧的主人公,却是这场悲剧的制造者,帝王心之悲哀,也是后世的警世之音。词呢又几曾少过豪壮,“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驱逐异族占我河山的狂态。
“生涯画笔兼诗笔,踪迹花前与柳边”为文者的洒脱之态,“九万里风鹏正举”是让须眉汗颜的巾帼情怀。唐诗宋词本是相互融合不可分离的,更是春兰秋菊之数。只有感叹诗词匠人的巧夺天工,才使得这两块丰碑如此的巍巍于世。
若把中国古典文学比作巫山,那么唐之诗就是那云蒸霞蔚、紫雾霭霭的朝云峰,给人们一个幻化无方、炫彩迷离的人生之境。宋词呢就是那阿娜多姿,衣袂摇曳的神女峰。给人的是一种不燃枯竹之薪,不饮世俗之水的绝世幽韵。独立巫山之巅看那云起霞涌,日月经天感受天人和一的河蟹韵律,感受那诗词之美,山川之秀。

回复数 10 切换时间排序
需登录后查阅, 加载中......

目前注册实行审核/邀请制,欢迎灯友邀请好友注册,下载币奖励
邀请注册

为什么注册要审核

目前新版公测中,有任何BUG问题都可以联系我们
提交问题

或如无法回复,请访问此地址
提交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