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面板灯格栅防眩与微晶防眩优劣对比
目前市场上的教室照明面板灯,主要分为两类,直下发光和侧发光两类。侧发光面板灯采用铝材边框,LED灯条贴合在铝材上,通过导光板将侧面射入的灯光从灯具正面导出,再通过扩散板混光,使发光均匀。在扩散板的最外层,增加了微晶防眩板,解决眩光问题。侧发光光面板灯尺寸轻薄,更加美观大方,更有科技感,光线均匀柔和,特别是在商业、办公、医院等场所,应用更广泛,是替代传统荧光灯管灯盘的首选。直下式发光面板灯是采用背发光的方式,灯板安装在后壳上,不需要导光板,通过外层的扩散板混光后直接导出。再通过光学防眩原件(格栅或微棱镜防眩板),降低产品眩光。相比于侧发光面板灯,直下式发光面板灯的成本更有优势,在学校的应用更多。二、直下发光面板灯结构分类及优对比直下式发光面板在教室灯的应用占比较大,直下式面板灯主要有两种结构类型,一种是格栅防眩光,一种是微棱镜结构防眩光,两种结构类型的主要区别就是防眩光的方案不同。
格栅防眩教室面板灯
微棱镜结构防眩光面板灯
格栅防眩光面板灯主要结构包含底壳、LED光源、扩散板、格栅、边框,格栅多数采用PC或者ABS等塑胶材料,设计沿用了传统荧光灯用的格栅灯盘的设计方案,通过格栅遮挡光线改变发光角度,达到防眩光的目的。微棱镜防眩光面板灯主要结构包含底壳、LED光源、扩散板、微棱镜防眩板、边框,微棱镜防眩板采用PS或者PMMA等塑胶材料,微棱镜防眩板是近几年新出现的技术,最早是德国JUNG BECKER于2016年设,并逐渐引入国内,防眩板表层有很多类透镜的微棱镜结构,通过这些微棱镜结构改变光线传播防线,从而达到防眩光的目的。微棱镜防眩结构和格栅防眩都能达到防眩光目的,但两者对比,微棱镜防眩光的优势更为明显,主要包含以下几点:1、灯具效率:微棱镜防眩结构更具优势下面表格式是对两种结构的产品灯具效率的测试对比,其中,微棱镜防眩光结构,灯具效率可以做到85%以上,而格栅防眩光结构,灯具效率只有57%,其中,格栅原件的光损失就高达到70%,大部分光都被格栅损耗掉了,造成了极大的能源浪费,在国家节能减排的大背景下,没有积极响应国家的节能减排号召。
光源光通量(lm)整灯光通量(lm)灯具效率
格栅防眩4992282456.57%
微棱镜防眩3142285390.80%
通过上述表格测试数据不难发现,格栅防眩的结构灯具效率极低,随着微棱镜防眩板技术的出现及越来越多的应用,可以极大的提高灯具效率,为国家节能减排计划做出贡献。
2、维护简便格栅防眩结构因为前段存在格栅网,在长时间点亮的情况下,会吸附灰尘,不仅不容易清洁,同事极大的影响了灯具的出光效率,造成整灯的光通量下降,教室照度也会下降,不利于后期的维护和使用。微棱镜结构采用PS或者PMMA的防眩板,在平板基材上模具一体成型的微透镜结构,整体平整,不积灰,且容易清理,后期应用的光损失小,光通维持率高。
3、光束角及均匀度微棱镜防眩结构光束角更大,在达到防眩光值UGR<19的设计指标的同时,更大的光束角照射面积更大,在达到桌面上时,周边光照度值更高,也更均匀。
0-180度光束角90-270光束角平均光束角(50%)
格栅防眩7681.577.5
微棱镜防眩798983.5
4、外观及氛围烘托微棱镜防眩光结构整体更美观,整体感及科技感更强,没有格栅的遮挡,发光更均匀,光线更柔和。同时对环境氛围的烘托效果更好。格栅产品因为格栅会遮挡光线,从侧边看不到光,造成灯具下方的环境显得阴暗,压抑,容易造成人的情绪压抑感。而微棱镜防眩光结构是通过防眩板上的微棱镜结构改变光线传播方向,没有遮挡光线,可以提升周边的环境亮度,提升整个空间的氛围,让人感觉更舒适。
三、小结通过上述对比我们不难发现,微棱镜防眩光结构具有更多的优势,微棱镜防眩板作为近几年出现的技术,在商照领域,家用照明领域及其他产品上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是照明产品设计的首选。未来,在教育产品上,也一定会成为主流设计趋势,为青少年提供更健康的光环境,保护青少年的视力健康。

回复数 6 切换时间排序
需登录后查阅, 加载中......

目前注册实行审核/邀请制,欢迎灯友邀请好友注册,下载币奖励
邀请注册

为什么注册要审核

目前新版公测中,有任何BUG问题都可以联系我们
提交问题

或如无法回复,请访问此地址
提交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