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实现动物裸眼红外光感知和红外图像视觉能力
3月1日上午,中国科大发布了最新科研成果:该校生命科学与医学部薛天教授研究组与美国马萨诸塞州州立大学医学院韩纲教授研究组合作,结合视觉神经生物医学与创新纳米技术,首次实现动物裸眼红外光感知和红外图像视觉能力。换句话说,科研人员通过实验,让老鼠拥有了“夜眼”,能在夜间看清物体。电磁波和可见光波谱人类拥有复杂的视觉系统,可以感受自然的美妙和神奇。可是,我们看到的可见光仅是电磁波普中很小的一部分。因此,在没有可见光的情况下,我们什么也看不见。而随着中国科大在实现哺乳动物裸眼红外图像视觉上取得最新进展,拥有一双“夜眼”将变得有可能。据了解,科研人员尝试利用一种可吸收红外光发出可见光的上转换纳米材料,导入到了实验小鼠的视网膜中以实现红外视觉感知。而视网膜下腔注射纳米颗粒的小鼠不仅获得感知红外线的能力,还可以分辨复杂的红外图像。值得指出的是,在获得红外视觉的同时,小鼠的可见光视觉没有受到影响。而且令人兴奋的是动物可以同时看到可见光与红外光图像。创新的上转换纳米颗粒修饰技术及其在视网膜的功能实现此项技术有效的拓展了动物的视觉波谱范围,首次实现裸眼无源的红外图像视觉感知,突破了自然界赋予动物的视觉感知物理极限。它不仅能赋予我们超级视觉能力,通过开发具有不同吸收和发射光谱参数的纳米材料,还有可能辅助修复视觉感知波谱缺陷相关疾病,例如红色色盲。这种新型的可与感光细胞紧密结合的纳米修饰技术还可以被赋予更多的创新性功能,例如眼底药物的局部缓释,光控药物释放等。多种应用拓展已经在相关实验室展开。从不同水平证明注射小鼠获得红外图像视觉据悉,这项研究成果于2019年02月28日(美东时间)在线发表于国际顶级期刊《Cell》上,并被《Cell》杂志选为本期唯一科普视频进行重点推广。此项视觉增强和相关技术将有可能应用于国 家安全、视觉疾病修复和药物递送等方面。
  • 1551404741104.jpg
  • 1551404741565.jpg
  • 1551404741917.jpg
回复数 0 切换时间排序
需登录后查阅, 加载中......

目前注册实行审核/邀请制,欢迎灯友邀请好友注册,下载币奖励
邀请注册

为什么注册要审核

目前新版公测中,有任何BUG问题都可以联系我们
提交问题

或如无法回复,请访问此地址
提交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