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太阳能光伏发电增长迅速,并在道路照明中得到应用。文中探讨了太阳能光伏在道路照明中采用的 离网型太阳能路灯、市电互补太阳能路灯、风光互补路灯、太阳能光伏电站为路灯供电等 4 种不同应用模式的特 点,对应用中存在的太阳能资源评估、太阳能路灯可靠性、集中控制、经济性、并网的安全性、蓄电池的维护和处理 等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建议。
1 离网型太阳能路灯 实际推广应用规模最大,是目前主流应用模式。 主要解决道路照明供电线路敷设困难、建设资金不足 的问题,应用在偏远地区、农村地区,也可应用于城市中供电线路敷设有困难的局部地区。
2. 2 市电互补太阳能路灯 实际应用较少,应用规模小。目前的市电互补太 阳能路灯接入电网主要考虑灯具功率较大,而太阳能 组件功率和蓄电池容量较小,在储能不足时由电网提 供补充电源,一般不向电网输入电量。比常规的道路 照明建设项目增加了太阳能板、蓄电池等装置,一次 性投资较大。适用于电网供电方便并且太阳光照无 遮挡的城市道路。并网型太阳能路灯与常规路灯相 比初始投资不减反增,其项目经济性主要体现在太阳 能光伏发电储能部分的投资回报。从目前来看,这种 分布式的微型太阳能光伏发电储能,其投资回报率的 优势不太突出。
2. 3 风光互补太阳能路灯 实际应用规模较小,建设投入大,运维成本高,对 风光资源互补性要求苛刻,经济性较差,目前阶段推 广性较差。 2. 4 太阳能光伏电站为路灯供电 实际应用案例较少。太阳能光伏电站需要全线 敷设管线,成本较高。作为集中式的太阳能光伏电 站,白天发电储能夜
间用电,经济性较差,可推广性较 差。
道路照明对可靠性有明确的要求,如住房城乡建 设部要求城市道路照明主干道的亮灯率应达到 98% , 次干道、支路的亮灯率应达到 96% 。许多城市对单灯 灭灯修复时限要求是 24 h 或 48 h。但在应用规模最 大的离网型太阳能路灯中,却常常因为太阳能电池组 件、蓄电池配置过低,系统投运后因发电量或储存电能 不足而频发停电,可靠性远低于预期。这一方面是一 些厂家对于阴雨天持续放电时间夸大其词,另一方面 是系统容量设计时考虑不周。常以全年太阳能总辐照 量来计算峰值日照时数,并得出日发电量。但实际上 全年各月的太阳能辐射量波动较大。以北京为例, 12 月份的太阳能辐射量仅为全年平均值的 48% ,考虑倾 角安装后约为 85% 。为确保发电与负载用电的盈亏 平衡,至少应以倾斜面太阳能辐射量最低月份为设计 依据,并且充分考虑光伏发电的综合效率系数。在蓄 电池选型方面,设计中常以全年的日平均工作时间来 计算容量,而实际上北京地区在 12 月份照明负载日平 均工作时间达到 14 h 以上,比全年平均水平高出 27% ,再考虑到对放电深度的控制,导致设计容量满足 不了承诺的连续阴雨天持续工作时间。在冬季环境温 度低、太阳能辐射量低、负载日工作时间长的恶劣条件 下,再遇到连续阴雨天或雾霾天,可能造成太阳能光伏 照明批量缺电灭灯,且无法通过抢修及时恢复,带来恶 劣影响。因此,为确保道路照明的可靠性,在设计时需 要牺牲一定的经济性,对太阳能电池组件、蓄电池进行 适当的超配。而在实际运行中,尤其在冬季恶劣条件 下,不得不采取调光运行策略,通过适当降低照度,来 达到系统持续运行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