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大安森林公园捷运站设计

  

  

  台北市大众捷运系统发展至今约20年。作為地下型系统,大多数的车站设计就如同世界上许多城市,是以火柴盒般,由冒出地面的出入口连接着地下,与外部环境毫无关系的车站。

  

  

  随著台北市捷运路网的扩张和都会运输需求的成长,台北市政府捷运局提出了一条串联了城市中许多热门区域的路网延伸计划,而本案大安森林公园车站,即包含於路网延伸计划中。

  

  而正因其座落於台北市最大的都会绿地,得天独厚的条件为地铁站设计提供了施展新思路的机会。

  

  项目团队的方案完全超出了评审团意料。它不像一般的火柴盒设计,而是一个真正的花园里的车站,因为它打破了车站与大安森林公园的界限。

  

  但是政府部门内部对此也是存在很多不同意见。从长远来看,市长亲自批准了该方案,因而这个先锋性的想法能够付诸实施。

  

  方案旨在把车站这个被动交通服务点转变成一个振动的城市枢纽,它能够同时连接人与环境,并进一步达到促进都市流动的目的。

  

  

  把车站融入公园的策略还包括在原先较低的一个区域修建北门。
由此一来车站的可达性会得到加强,它将实现一个有趣的连结,引领人们到达不同的活动场所和目的地。

  

  

  

  车站想要与公园很好的搭配并消融在地貌之中。一个半圆形的下沉空间,把景观引入地下。

  

  设计把本身黑色管道一样的地铁空间引入了阳光与新鲜空气。当夏季来临,阳光大厅的门扇开启让微风吹入车站,冬季的暖阳也可穿过弧形玻璃帷幕墙洒进室内。

  

  地面上用以运输旅客进出车站的两座光塔,成為主要道路上的地标,创造了森林公园北侧的门户意象。
通过高程控制,分层布置广场、通廊及会议区。周边的种植设计可以有效吸收人们活动产生的噪音。

  

  

  从地铁出来的游客,会在天性的驱使下,寻找阳光与和风,最终自然而然地走到公园里。
这种自内而外的转变营造了有趣的自然环境,并最终使人们日常通勤变成美妙的旅程。

  ▼平面图,Plan

  

  

  


  项目标签

  文章分类:建筑照明

区域位置:中国,台湾

设计团队:张哲夫建筑师事务所,中兴工程顾问股份有限公司

项目团队:洪一鹤, 童恒松, 林新兴, 黄伟耀, 杨沛辰, 王中胤, 郑如庭, 方仁育

结构工程师:中兴工程顾问股份有限公司

评估顾问:中兴工程顾问股份有限公司

景观设计:SWA Group,中兴工程顾问股份有限公司

照明设计:月河灯光设计有限公司

摄影:张哲夫建筑师事务所,台北市政府捷运工程局,蔡岳伦

项目标签:内镶灯光,庭院灯,水底灯,线条灯,筒灯,城市夜景,建筑内透,城市公园,鸟瞰全景,喷泉瀑布跌水,商业空间 

编辑:梁洁莹

回复数 0 切换时间排序
需登录后查阅, 加载中......

目前注册实行审核/邀请制,欢迎灯友邀请好友注册,下载币奖励
邀请注册

为什么注册要审核

目前新版公测中,有任何BUG问题都可以联系我们
提交问题

或如无法回复,请访问此地址
提交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