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见光通信——将改变你的生活
其实可见光通信并非是最近几年才出现的新兴概念,其历史可以追溯到电话刚刚诞生的年代。1876年3月10日,亚历山大·格雷厄姆·贝尔(Alexander Graham Bell)与他的同事因试验了世界上第一台电话机而被世人所熟知,但其实他还有另一项伟大的发明成就,就是光线电话(photophone)。
1880年,贝尔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玩法:通过调节光束的变化来传递语音信号,从而可以进行双方无线对话——这就是人类第一次实现无线电话,利用的正是可见光通讯。可惜当时电话尚未普及,光线电话也被认为实现难度大,实用价值不高等原因,没能得到实际推广...。
牛津大学的可见光研究实验
其实可见光通信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就是“LiFi”,因此不少人将其视为WiFi的替代者。的确,相比WiFi,除了速率优势之外,可见光通信还有很多其它优势,下面具体来说说:
1、密度高,成本低。众所周知,想要实现WiFi覆盖,就需要部署WiFi热点(无线AP/无线路由器),而相比当前WiFi热点的部署,灯光的密度无疑要高出很多;同时利用已有的照明线路即可实现光通信,不必新建基础设施,而且LED灯的改造成本也要比部署WiFi热点低的多。
2、频谱丰富。WiFi的无线传输需要利用了射频信号,然而无线电波在整个电磁频谱中仅占很小的一部分,随着用户对无线网络需求的持续增长,可用的射频频谱将越来越少,终有一天WiFi网络会变得拥挤不堪。相比之下,可见光频谱的宽度是射频频谱的1万倍,完全不用担心频谱不够用的问题,同时还能缓解全球无线频谱资源短缺的现状。
3、无电磁辐射。WiFi依靠的是看不见的无线电波传输,设备功率越大,局部电磁辐射越高,同时也会产生电磁干扰,这对于医院等对电磁信号敏感的机构来说始终是个难题,而选择了可见光通信,则完全没有电磁辐射和干扰的问题。
4、高保密性。只要遮住灯光光线,信息就不可能向照明区以外的人泄漏。
“LiFi”具备诸多优势
综上所述,用可见光通信替代WiFi,的确是相当不错的选择!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可见光通信还有这自己的不足:
1、安全性不足。刚刚提到的高保密性,仅仅是相对而言的,如果实在用户家中或企业内部使用,确实较为安全,但如果到了公共场所,那么安全威胁可以说是无处不在。
2、传输易被打断。由于光被阻挡,传输就会中断,因此不难想象在实际应用场景中,这种中断可能随时发生。
综合来看,可见光通信确实在理论传输速率、部署、成本、零电磁辐射等方面“秒杀”WiFi,但在实际应用环境下,其易被阻隔的软肋也相当明显,因此可以预计,未来“LiFi”将很难替代WiFi,但可以肯定的是,“LiFi”如果与WiFi进行互补,必将打造出更美好无线新生活。
提前感受可见光通信时代的美好生活
有了可见光通信,未来我们的工作生活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下面就随笔者一起来畅想一番吧!
1、天上、地下都有用
可见光通信应用于飞机上和矿下作业
刚刚已经介绍过,可见光通信不会产生电磁干扰,因此当其应用于飞机等环境之中,乘客在飞机上使用终端设备将变得更加的自由;而对于在水下、矿下作业的工人来说,仅靠一束光,就能实现通话和数据传输,相信将会进一步提升工作效率。
2、应用于汽车领域
可见光通信应用于汽车领域
如今车联网是非常火热的话题,但真正实现车联网,还需要较长一段时间。而引入可见光通信技术,将有望加速车联网的进程,并打造更多创新应用。比如当车灯照到了路边的路牌,路牌马上可以给车辆导航仪传输附近的路况,并告知到达目的地最通畅的道路,让用户拥有更好的驾驶体验;再比如当车辆靠近时,主动提示刹车信息,或实现自动刹车等等。
3、构筑智慧生活
构筑智慧生活
借助可见光通信的特性,早上我们起床打开灯,就能通过各种终端设备(电视、平板、手机等)在第一时间了解今天的天气状况、得知最新的出行信息、以及国内外重要新闻等等;而家庭成员间分享数据信息时,更可实现“秒传”。当然,这些仅是构筑智能物联生活的第一步,未来还将搭配传感器,实现更多创新体验。
可见光通信:应用前景不可估量
有调研机构预计,2018年全球可见光通信市场的规模将达60亿美元,未来更将达到万亿的规模。而可见光通信也将与WiFi、蜂窝网络(3G、4G、甚至5G)等通信技术交互融合,在物联网、智慧城市(家庭)、航空、航海、地铁、高铁、室内导航和井下作业等领域带来创新应用和价值体验。也就是说,未来借助可见光通信技术,实现的不仅仅是开灯就上网,也不仅仅是超高速的数据传输,而是不可估量的应用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