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华录·松下电子信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CHPAVC )植物工厂项目开工投产仪式在大连瓦房店分公司举行。工厂由中国华录·松下电子信息公司投资建设、制造设备,是完全人工光环境下的水培植物工厂,栽培面积达3110平方米,主要生产生菜、小松菜、羽衣甘蓝等绿叶菜,每天可产出4000颗蔬菜。
资料显示,中国华录·松下电子信息有限公司是由日本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与中国华录集团于1994年共同出资兴建,注册资金240亿日元,现有员工5800人,是一家集开发、生产数字视频、音频和信息产品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
工厂拥有“植物栽培装置、系统和栽培配方”等全套技术和解决方案,将先进制造工厂的生产、品质管理和量产技术活用到蔬菜栽培上,通过定植环境、照明、营养液、二氧化碳浓度等的要素管理,实现蔬菜种植的高品质、高生产性的稳定化收获,同时实现的还有蔬菜种植的良品率的提高,工厂性质方面的节能化,环保化、产业化,省力化,及蔬菜附加值的提高等。通过人工智能自动控制光照、空气和养分,生产出的蔬菜具有绿色、无污染、营养成分高等优点,主要供应本地市场。
记者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进入工厂参观,进入过程可谓"戒备森严"。植物工厂内的蔬菜是在万级净化环境中生长,水源使用的是纯净水,全过程不使用农药和激素,无重金属残留。为确保蔬菜是在无菌环境中培养出来,换上拖鞋后进入的人会经过一个风淋消毒间,369度风淋消毒后会进入更衣室,再穿上全套防护服,戴上口罩后,还要换掉拖鞋,穿上防护水靴,再洗手,吹干,然后用消毒液措手,再进入第二道消毒间进行消毒,此后才能进入到植物工厂内。
进入到工厂里的第一感觉确实宛如置身于科幻电影里的某一个场景里,整齐的植物种植架摆满了整个工厂,每个架子有 9 层,每层都种植了不同种类的蔬菜,根据不同蔬菜种类的需要照射的 LED 灯光颜色也都不同,有梦幻的紫色,有清新的绿色,放眼望去,那些标准化长相的蔬菜变得异常好看。
华录集团副总经理尹松鹤表示,该植物工厂里生产的蔬菜由于做到了无菌化生产,因此与市场上同类蔬菜相比,储存保鲜期至少可延长一周。
据尹松鹤介绍,该植物工厂生产全程节能低耗,用水量和用电量较少,且除了育苗和收割以外均使用人工智能管理,节省人力成本,因此即便生产过程如此金贵价格却并不吓人,初步预计该蔬菜正式推向市场后价格大约是普通蔬菜的 2-4 倍左右,而根据他们的规划,真正实现大规模批量生产后,将启用全程人工智能管理和机器人收割,价格还会更具优势。且这种蔬菜一年四季 365 天生产,无季节性,还可根据其他种类蔬菜的收成来灵活调整种植品种和数量,35 天生长周期,可快速培育生产补充市场缺口,平衡稳定市场价格。
他们通过自己的核心技术优势,利用灯光变频等技术设计这整套植物工厂方案,已经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据了解,该植物工厂项目的推出,可谓酝酿已久。CHPAVC植物工厂是从制造工厂技术基础上诞生的,2014年10月,拥有20余年世界先进电子制造经验的CHPAVC,启动了植物工场项目,着手建立植物工厂实验室,并于2015年5 月,首批蔬菜种植成功,同年12月在日本料理店展开水培蔬菜试吃活动。
经过一段时间的技术沉淀、积累及市场考察,2017年1月,CHPAVC与日本松下本社、PSSCN(松下解决方案服务公司)联合投资1800万,建设了这个种植面积超过三千平方米的CHPAVC植物工厂。可以说该植物工厂的面世,是信息化和农业的有机结合的集中体现。
另据了解,该植物工厂"家庭植物生产小车间"项目也在推进中,在不久的将来,将实现在百姓家庭中按照需要生产出定制蔬菜。
接下来,该项目将在紧跟世界领先技术的同时,积极打造拥有核心技术的植物工厂,同时实现植物工厂整体方案在中国的建设、销售。
瓦房店市副市长、沈阳日本领事馆驻大连领事事务所所长丸山先生、大连三寰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松下解决方案服务公司松本总经理、瓦房店市老虎屯镇王书记、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CNS社植物工厂事业推进室安达室长、大连市政府经信委电子信息处、农委等相关领导出席了仪式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