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今天的主角是飞利浦照明旗下的一位成员——飞利浦轩玺LED护眼灯。
飞利浦,1891年成立于荷兰,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品牌之一,在欧洲名列榜首。在彩色电视、照明、电动剃须刀、医疗诊断影像和病人监护仪、以及单芯片电视产品领域世界领先。飞利浦拥有166,500名员工,在60多个guo jia里活跃在照明、消费电子、家用电器和医疗系统等领域。飞利浦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代号为PHG)、伦敦、法兰克福、阿姆斯特丹和其它股票交易所中上市。飞利浦是个综合性大集团,通过以下三个交叉部门为专业市场和消费市场提供服务:医疗保健、照明和优质生活。
产品介绍
这款台灯尺寸为413mm高x305mm长x584mm宽,灯臂采用多角度四轴可旋转设计,触控式一键四段调光,采用了加长型LED面板光源、一体成型光学分光器、以及微棱镜阵列等一系列技术,在颜色方面,有白色和金色两个版本,型号上也有底座板和座夹两用版,笔者拿到的是白色座夹两用版本,台灯的基本参数如下
产品开箱
台灯是通过顺丰快递过来的,基本上是隔日到达,虽然现在大家都吐槽顺丰没之前给力,但现在快递依然还是只相信顺丰和JD自家快递。
产品采用了目前普遍的双层包装,胶带,箱子均为飞利浦自家产品,基本杜绝了后期被掉包、拆封的可能。
包装正面醒目的“PHILIPS”LOGO和“Eye Care”字样,LED光源功率11.4W,作为一个台灯的话,应付一个桌面的空间是相当足够了。
下侧面是一些CCC认证信息,“保持干燥”之类的存放注意。
左侧面是和正面一样的版本选择,“white”or“gold”,其实就个人感觉而言,土豪金色这一波的潮流基本已经过去了,还是北欧主色调白色才是永恒,哈哈...
请忽略我杂乱的厨房背景,墙上隔板还是没装上,地砖上墙的怨念...
相比来说,上侧面产品信息要丰富很多,长宽高的参数,色温从2700K-到6500K,覆盖了日常生活中绝大部分色温,光照强度350流明、>1100勒克斯。
在这里单独说一下高度吧,414毫米的高度只是底座到竖壁的长度,配合角度调节,放在25寸显示器旁边也很河蟹。
强迫症患者,表示必须四周拍个遍才能集齐召唤神龙,哈哈...
背面是“快递单粘贴处”,说实在有点鸡肋了,因为是双层包装的,哈哈。
三下五除二,东西全部拿出来,灯、底座、台夹、电源、说明书...
特别说明一下这个底座实在是太有份量了,占去整个包装三分之二的分量绝对不为过,除了电源,清一色白色,养眼。
外观、设计
拿掉反光的塑料包装,双层漆处理后的磨砂质感,无论是颜值还是手感都是上乘。
这款台灯采用了all in one 一键智能调控4段模式,全灯操作开关和模式切换全部通过触摸凸起的开关部分实现,内凹式飞利浦LOGO,瞬间提升了灯具的质感。
到了全灯最为核心的部分——光源
这个“扁长的灯头”为LED面板提供了充足的空间,整个光源由63颗,0.18W的LED组成,采用优化的双色温LED排列,linear型排布,有效延展照明面积,提高了LED芯片的发光效率。
同时该灯采用了一体成型的的光学分光器,透镜采用微棱镜阵列保证了发出的光柔和漫射,减少反射炫光,达到护眼的目的。
看一下底座接口和电源接口,细节控加强迫症患者表示得到了极大的满足感...
底座采用高密度钢制配重设计,提供了底座足够的配重确保产品在任何姿态下的机械稳定性,接口处有卡扣设计,灯管插入会“咔”一下,通过这个地方看一下,底座并不支持灯臂360°旋转,这其实是底座和台夹的主要区别。
底座面积还是比较宽大的,上面除了内凹的“PHILIPS”LOGO再无其他,将白色和简洁演绎到极致。
底部的自动锁止按钮,保证了底座装配后,移动灯具的安全性,需要把灯臂和底座分离得时候,按着这个按键拔出灯臂即可,四个防滑脚垫和大份量底座,提供了很好的摩擦力,确保了移动的安全性。
电源还好,不算太大,我想再如果电源换成白色的,会不会更完美一些。
通过这张图可以看出,底座下面有两个小突起,这也是出于避免台灯前倒的安全性设计,这些小细节无一不体现出了飞利浦对安全性的考虑。
台夹特写,台夹支持灯臂360°旋转,但是底座的主要区别,同时夹口宽度大约在5cm左右,适用于大部分桌面厚度。
实际测试一下,使用很方便,夹的很稳固。
把灯臂插入也相当牢固,完美~
灯臂采用铝制,表面采用双层喷漆工艺,搭配预应力金属阻尼转轴,确保保持任何你想要的姿势.
竖臂支持垂直向前26°以及向后16°的调整
横臂和竖臂支持最大130°的张开....
灯头支持180°的旋转,可以这样...
也可以这样...
然后,灯头俯仰角度调整,后仰...
前俯...
此外,还可以平行正负90°调整....
这样“摇头”...“晃脑”...
灯头部分次用“Dual Tone”双基表面处理工艺,通俗点就是磨砂和钢琴烤漆工艺相结合,不得不说这一小部分钢琴工艺点缀的恰到好处。
照明效果
介绍了这么多外观,一个台灯的关键还是看照明效果,台灯很好上手,接上电源,触摸开关健即可,打开后轻触切换模式,长按关闭灯光。
这里说一下开关键,虽然不会有触感上的犯规,但反映却是很灵敏。
灯光强度足够,但不会有刺眼的感觉,灯光整体很柔和,投射的面积足够大。
下面是四个模式灯光照射下的环境,请各位读者感受。
休息模式,色温2700K
电脑模式,色温4000K
阅读模式,色温5000K
工作模式,色温6500K
根据飞利浦内部的 “光线和生物司辰效应研究”的报告,暖色色温有助于人们更好进入休憩状态。较冷色温的6500K则更有助于用户尤其是青少年在视觉疲劳相对较小情况下集中注意力完成高密度读写作业。5000K提供相对稍稍偏冷的色温有利于人们短时间的休闲图文性阅读,而4000K的中性光色温较为接近电子显示屏的背光色调,较为适合作为使用电脑时的背光设置。
接下来是四个模式下的LED光源...色温依然是由暖到冷...
休息模式,色温2700K
电脑模式,色温4000K
阅读模式,色温5000K
工作模式,色温6500K
镜头直接对着灯光拍摄并不会出现炫光,这也得益于导光板和微棱镜这列组合提高了光分布均匀度,减少了直射炫光。
这个角度下的“蜂巢”...作为密集恐惧症患者,感觉还好,哈哈...
实际使用感受
在阅读模式下,又把逯薇这本《小家越住越大》看了一遍,虽然灯的亮度挺高,但经过一个小时的连续阅读,眼睛并没有什么不适的感觉,灯光确实很舒服。
电脑模式下进行测试,笔记本是依然服役的索尼VAIO SR,老骥伏枥,陪伴了我这么多年,基本能应付工作,索尼之后入手的估计也只有Macbook Pro了,近期VAIO好像重出江湖了,但没索尼的血统,感觉不在爱了,咳咳,跑题了...
电脑模式下依然满意,只是在这款高强度台灯下,笔记本屏幕亮度感觉有点力不从心了。
总结
这两天晚上一直在这款台灯的灯光写,一点一点的码字,终于到了接近尾声的总结部分,总的来说,很幸运以后能有这么了这么一个夜晚的“小伙伴”。
优点:
1、颜值很高、风格适用性好,无论是北欧、现代或是MUJI风,这款台灯都能很好的融入你的家居;
2、份量足,细节到位,作为细节控的你绝对不会失望;
3、稳定性好,安全性高,各种调整姿势,满足你的各种应用;
4、光源亮度足够、光线柔和,长时间使用也不会有疲劳的感觉,对眼睛的损伤小;
缺点:
价格略高,目前底座+台夹版本京东的价格在1200左右,单纯底座版本要便宜100块钱左右;
本文来源:分享开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