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功能性LED照明灯具里面,LED射灯的应用范围较广,技术的开发也较深,所以,它毫无疑问可以被看作是灯具里的典型代表。
因此,如果说要通过管中窥豹来高效学习如何选择优质的功能性灯具,那么拿射灯来示范是最合适不过了。该如何区分出正宗好射灯?在此看看。
一、看“光斑”
对于功能性灯具来说,“功能”永远是放在第一位的,“光”的质量就是它的“外观”,所以,哪怕功能灯具的外观再好看,如果得到的光线质量不好,那也不过是个次品罢了。
光斑作为射灯的光线投射在平面上的形状,便是评判灯具出光质量的第一道标准线。优秀的光斑能够直接提高物品优秀的视觉感受,诉求点清晰,外延补光更自然:
a:反射器配光均匀,中心强度向外慢慢减弱,光晕自然舒适,这是实用性较全面的光斑效果;
b:配光不均匀,出现严重的黑斑暗区,光利用率低,被照物品表现力差;
c:光晕边界多重阴影,光斑死板,杂影、虚影明显。
图:不同类型的光斑,不同角度的照射效果。好的光斑聚焦清晰,成像均匀,外围光线自然扩散,没有杂光和黑斑。
图:对应上图的两种应用:
左图光斑成像有副光斑,在墙体展示照明上会出现不美观轮廓,但用于非墙面照射的其它功能照明则没有太严格限制(如服装店挂版陈列);
右图光斑美观度极好,控光相当优秀,主要用于一些重点地聚焦照明要求(如博物馆展品陈列)。
二、看“防眩”
眩光也被称作“光噪音”,指的是多余、不需要的刺眼的干扰光线。
图:从射灯灯杯中洩漏出来的“眩光”,会直接影响人的视觉舒适。灯具设计缺陷,导致使用时光源能被肉眼直接看到,是一般情况下射灯眩光产生的原因,所以灯具常通过反射器、透镜、遮光罩的设计避免眩光的产生。
如果说光斑的质量是考量灯具的效果,那么防眩的设计是否充分有效,就是考量灯具的“副作用”的要素。
图:反光杯的工作原理。
左图中,光源有部分光线(蓝色)没经过反射器反射直接输出;
右图中,光源经过遮挡,定向输出光线则全部经过反射输出。
因此后者光线输出受到良好控制,防止了眩光的产生。
普通射灯
音浮光电LED深腔射灯
图:黑色的遮光罩能有效消除杂光的再反射作用,同时也能更好的起一定的防眩光、遮光、吸光的作用,白色则效果稍差。
音浮光电LED深腔射灯细节
而音浮光电LED深腔射灯,采用的就是黑色的遮光罩,大大提高防眩效果,已作为重庆江北国际机场T3A航站楼照明工程的代表性灯具。
三、看“显指”
显指是显色指数的简称,是评价被测光源相对于基准光源而言忠实显色能力的指标,是通过与同色温的参考或基准光源(5000K以下是同色温的黑体辐射体,5000K以上是同色温的CIE日光模型)下物体外观颜色的符合程度比较得出,按照符合程度,最高值为100。
同一堆水果,在不同显色性的光照射下的不同表现
光所发射的光谱内容决定光源的光色,但同样光色可由许多、少数甚至仅仅两个单色的光波组合而成,对各个颜色的显示能力亦大不相同。相同光色的光源会有相异的光谱组成,光谱组成较广的光源较有可能提供较佳的显色品质。至今为止,显色指数仍为目前定义光源显色性评价的普遍方法。
四、看“光色”
光色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色温(相关色温),用开尔文温度K值来表示。人们通常用冷暖来描述不同色温的感觉,色温越高感觉越冷(比如清冷的月光),色温越低越暖(比如温暖的烛光)。
通常,高色温光源照射下,如亮度不高则给人们有一种阴冷的气氛;低色温光源照射下,亮度过高会给人们有一种闷热感觉。
LED灯光源的色温对比
色温是个主观指标,也就是没有绝对的好坏和对错,关键看使用在不同场合的适用性如何。
总而言之,主要根据以上四大点,判断LED射灯的优劣,选对LED射灯,才能“灵活”地驾驭各种场所的照明需求、胜任绝大多数类型的户内外工程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