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半导体照明网讯 在安溪湖头光电产业园内,刚接受省委省政府工作检查组“检阅”没多久的省级在建重点项目——中科三安“植物工厂”,昨日又迎来一批客人的到访,包括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在内的近20家央媒30余名记者组团来到这一“耕种阳光”的神奇工厂,探索新兴光生物产业的“密码”。
2015年12月,中科院植物研究所与福建三安集团共同发起成立了高科技创新型企业——福建省中科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利用植物所于植物科学领域的研发优势,结合三安集团旗下核心企业三安光电领先的LED光源技术,进行光生物技术产业转化。去年6月,中科生物运用自有知识产权技术,在湖头光电产业园建成了目前世界上单体最大的10万级洁净度的全人工光型植物工厂。
工业or农业?
植物工厂建设在钢筋混凝土的厂房里,它究竟是工业还是农业?植物工厂研究院院长、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李绍华肯定地说,“植物工厂一定是农业。
“植物工厂是包括温度、湿度、光照、CO2和营养条件等在内的生长环境,全智能控制的植物高效生产系统,是现代设施农业、农业栽培技术、环境控制、材料科学、建筑工程和计算机等多学科集成创新、知识技术高度密集的农业生产方式,被认为是设施农业的最高级发展阶段。” 李绍华解释说,植物工厂不受自然环境制约,它能够全天候高效生产,这不仅能大幅提高土地利用率,还能解决日益突出的食品安全问题;不仅在都市农业,还在国防装备、远洋舰船、沙漠荒岛、航空航天等特殊环境领域,对于解决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广阔的应用空间。
中科三安植物工厂内的蔬菜菜苗在LED光源下生长
“植物工厂是未来农业的重要发展方向,也被世界各国列为高技术战略新兴产业。” 李绍华表示。
事实上,植物工厂模块化的栽培系统,在为沙漠、海岛等特殊环境提供蔬菜刚性需求解决途径的同时,更多地着眼于走进北上广特大城市普通百姓的餐桌。
而通过模块化的系统设计模式,他们还将在未来3年内推出小家电式的小型植物工厂,让大众可以在家完成蔬菜、瓜果种植,使更多人享用到健康、新鲜、高品质的农产品。
工作人员在植物工厂内对蔬菜进行包装。
记者走访了厦门当地的某精品超市,其中所售卖的植物工厂生菜产品价格在150克11.8元,合一斤约40元。虽然价格偏高,但占卓介绍,通过与精品超市、餐饮企业的合作,一家日产1.5吨的工厂,其产品并不愁销。
在厦门的一家超市内,市民在选购植物工厂生产的蔬菜。
据了解,该植物工厂已经正式投产,日产绿色无污染、高品质蔬菜1.5吨,成为我国商业化人工光型植物工厂的最优秀代表。蔬菜产品已在福建厦门、福州和泉州等地130多家销售终端陆续上市,得到了消费者的高度好评。
工作人员在培养板上种植蔬菜。
植物工厂内,工作人员在分栽蔬菜菜苗。
种菜上规模 还要种药草
“植物工厂’的未来不单纯是种菜,还将不断延伸到生物医药领域。”三安集团董事长林秀成在答媒体记者问时透露,在一批研发团队的努力下,“植物工厂”已经由种蔬菜扩大到种药草。
据悉,公司已建成了1500平方米的植物工厂研发实验室,针对植物工厂生产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开展研究。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博士研究员郑延海告诉记者,通过不断研究试验,已经掌握了福建尖叶金线莲、安徽霍山石斛、蛇足石杉、马尾杉等一系列高附加值和濒危的药用植物的生长习性,可利用“植物工厂”模拟野生中草药的生长环境,并通过有效调控手段提高药用有效成分在植物体内的含量,增加经济效益,“今年下半年将投用药用植物生长车间,进入批量生产环节。”
此外,商务部已决定向中科三安购置自主研发的模组化设备在肯尼亚捐建一座小型“植物工厂”,以支援非洲建设,同时收集保护当地濒危药用植物。
工作人员在植物工厂内检查培养板上的菜苗。
技术人员在植物工厂内查看蔬菜菜苗生长情况
中科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占卓介绍说,植物工厂项目被列入中科院“十三五”重点培育方向,植物工厂项目也列入了福建省重点支持项目之一。
植物工厂充分发挥研究所植物生物学与三安光电LED核心技术的优势,进行研究开发与技术集成。尤其是在药用植物产业化开发方面,在植物工厂内实现药用植物的高效、高品质、一致性生产,提高我国中药现代化水平,并充分发挥光在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合成调控中的诱导子作用,结合非生物胁迫诱导,促进植物内有效化合物生物合成,用于保健品和药物原料生产。
面向我国植物资源开发、食品质量安全与植物工厂产业化发展的战略需求,建设植物工厂创新技术研发平台,建立植物工厂产业化技术体系,推动植物照明系列产品、智能化系统装备、生物制药原料工厂化培育和重大疾病创新药物的产业化发展。
经过近两年多的创新研发和科技攻关,研究所派驻人员与三安集团科技人员一起在植物光配方及植物照明产品、植物营养液配方及循环利用技术、植物品种筛选和栽培方式等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目前,科研人员已经研制成功蔬菜育苗灯、栽培灯等多种类型的LED灯具,不同植物的通用及专用营养液,筛选出可应用于产业化的10余种水培叶菜品种。
技术人员在制作植物生长营养液
记者也了解到,中科生物目前拥有全球领先的栽培系统及技术,已在国际范围获得认可。自2016年至今,其自主研发的植物工厂装备已向海外市场售出1000多套,创汇200多万美元。从中科院植物所走出的这一成果,正从百姓餐桌走向国外舞台,并逐步在服务国民经济主战场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