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
PC电源最全面普及型百科全书(1)
转自OCP:PC电源最全面普及型百科全书
序言三年前也就是06年初,Ronliang在水木社区发表了关于PC电源的第一篇综述性文章《闲谈2005年的计算机电源》,很早地介绍了关于PC电源在输出规格、节能静音等方面的概念和发展趋势,并很早地提到了80Plus规范。
当时这篇文章只是小范围地传播开来,有很多未尽之处,也有很多在今天看来认识不足的地方。一年多前即07年底,Ronliang发表了他在电源方面最重量级的作品,即PC电源系列三部曲,分为FAQs与展开来说电源、厂商及品牌篇(内地部分)、厂商及品牌篇(台厂及国际品牌),对当时PC电源的各种关键概念进行了透彻的澄清,并对比较知名的国内、国际生产厂商和品牌做了介绍。
这三篇文章旋即被转载到无数国内论坛,在多个论坛成为精华,并且时不时地还会被人掐头去尾当成自己的原创去申精:P。
相信作为国内玩家的你对于许多厂商以及海盗船这类新品牌的认识就是源于这篇文章的,不管你是否意识到,过去的一年里你读过他的文章。整个2008年,国际和国内的电源市场都发生了巨变,一年前尚未进入内地的品牌已经在抢滩内地市场,一两年前的老产品正在被一批新产品接替。回首一年前的文章,顿觉沧海桑田、天翻地覆。
08年底,已经毕业步入职场的Ronliang用入职前的最后一点空闲完成了2.0版的PC电源介绍,对这一年来发生变化的内容进行了更新,对一年前只是简单提及的内容做了全面且详尽的分析。不管是你是老读者还是新读者,相信这篇文章都会给你带来前所未有的感受,让你对电源的认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你是否对“2.31版”、“80Plus银牌”、“单路12V”、“主动PFC”之类的名词一头雾水?
你是否还在犹豫大瓦数是否更费电、要不要选大风车和模组化接线?
你是否面对“海盗船”、“OCZ”这样的新面孔不知底细?
你是否看到论坛上玩家们高谈阔论“益衡”、“侨威”而不知其来龙去脉?
你是否觉得“这个电源看上去很好,可是我根本不知道它好在哪里”?
你是否觉得,自己在网站上论坛上看过许多电源方面的知识,可是它们之间相互矛盾,含糊不清,不知道该听谁的?
亲爱的玩家,这篇文章就是为你而写的。 PC电源FAQs以及展开来说电源
目录
================================
第一部分 PC电源FAQs
1,我的机器需要多大功率的电源?
2,电源额定功率越大越费电?
3,主动PFC的电源更省电(费电)?
4,现在电源的多路12V是怎么分的?
5,电源好坏看重量?
6,电源的铭牌怎么看?那些功率数都是啥意思?那些1.3/2.0/2.2之类的标准都是啥?
第二部分 展开来说电源
1,电源的标准以及“多路”12V
2,电源的输出功率
3,电源的效率
4,电源的噪音
5,电源的接线
6,电源的寿命
7,电源的待机功耗
正文
=================================
第一部分 PC电源FAQs
计算机电源负责主机内所有元件的供电,自然成为了整个机器稳定的基础,而近些年硬件(CPU,显卡)的功耗激增,也为高功率、高品质电源提供了更多的用武之地。现在相当一部分DIY消费者也已经不满足于有仅仅一个“能用的电源”。让各位看官对电源有个大致的认识,就是本文的目的所在了。
PC电源FAQs
这个部分算是个初级入门篇,目的在于给之前对电源并不了解的网友们一些解释。
1,我的机器需要多大功率的电源?
在高性能低功耗CPU的普及,和集成显卡、和低端独立显卡性能的不断提高,现在能满足一般应用的大部分平台的耗电并不高。一般集成显卡的低端机器(一光驱一硬盘CPU也不高),随便找个市面上的非杂牌的电源都能搞定。
一般的有独立显卡的机器呢?现在卖的PCI-E的显卡,只要没有外接的6pin的电源接口,CPU不高,硬盘2-3个,那300W的也都轻松搞定,不少250W额定的也都能应付。
稍微发烧一下,CPU上个4核,只是“温柔的”小超一下,显卡就一张,不搞一些牛卡SLI/CF之类,也没有挂一串硬盘的习惯,那400W-450W额定的电源也足够了。
如果是一些不常见的配置呢?比如ftp的机器,硬盘多。那一个硬盘算耗电<15W,计算上启动时候12V上的瞬时电流,算12V取2.5A-3A,5V取1A的供电要求,这样估算相对好算一些,余量留得也不小。如果硬盘支持顺序启动的话12V按1A估算也就足够了。
那如果超频呢,超频的话要留得余量就高一些,对电源的质量要求也高一些。仅仅是中低档CPU或者是中档显卡的一般幅度超频的话,买比不超频的时候梢高50W-100W的电源比较合理。
如果搞高端显卡的双卡SLI/CF的话,还是别低于600W了。至于米人玩高端三显卡、四显卡的情况,直接买当前最新锐的千瓦左右的产品更为合适。
不要认为厂商默认接出来的接口是计算过的。虽然一般来说功率越高的电源接口就越多,但这两者之间并不是严格对应的,并不是说厂商引出了多少接口,就能保证这些接口都插满也一定没事。也不能说接口少的电源功率一定不足。
再推荐一个在线估算功率的地方网页:
http://www.belson.com.cn/pwcount/pwcount.asp
这个地址的计算器也是有缺陷的,安全起见,在估算结果上再留出一些余量比较合适。
最后要说的一点是,尽管不能说电源额定功率越大质量就越好,但鉴于国内零售市场的电源的实际水准,普通电源在低端180-300W这个档次,确实在统计意义上,随瓦数的提高有质量上的提升。即使是集成显卡的低端平台,如果预算允许的话,选择台厂大厂OEM的额定250W或者国内大厂(航嘉/长城)的额定300W也还是有意义的。
2,电源额定功率越大越费电?
答案是不会更费电
现在高输出功率的电源也真层出不穷。现在零售ATX电源功率最高的是Ultra的X3 1600W(这个产品最初规划的可是2000W,安全原因被改成了1600W)。这不都赶上空调了么?用这样的电源岂不是电表要刷刷的转?
这里的电源的额定功率是指最大的持续输出功率,表明一个最大的输出能力。实际耗电还是要取决于其它配件的功耗和电源本身的转换效率,而跟电源的额定功率并没有多少关系。
而且,有的时候适当的提高电源的档次,会因为转换效率的提高,反而更加省电。就像家里换了一个更粗更高级的水龙头,不能说就会更费水。还是你用多少水,才会交多少水费。说不定新水龙头因为解决了之前的细水龙头的漏水问题,还更省水了呢。
那么,单纯从省电费的角度来说,多大功率的电源合适呢?一般来说,电源在20%负载以上才会有较好的转换效率,并在40%-60%左右达到峰值。因此主机IDLE状态下功率不低于整个电源的20%,满载状态下不超过60%太远,则是最为理想的。
3,主动PFC的电源更省电(费电)?
现在连看很多的电源官方广告都在宣称主动PFC,转换效率更高(满载时高达99%),更省电。实际上学电的人都知道,在交流电中功率因数校正电路(PFC)跟电源的转换效率并没有关系。功率因数是有功功率和视在功率的比值。电源的功率因数越接近1,那么在电源的输入电源线上的无谓的电流流动就越小。而体现在家里的电表上也只是这一点点的完全可以忽略的区别。
那么现在有人说主动PFC电源更费电是怎么回事呢?主动PFC的实现需要专门的主动PFC控制电路,这个控制电路本身是要消耗电能的,输入功率越低、输入电压越低,就越低效。而被动PFC仅仅是串接了一个大电感,损耗相对主动PFC来说要小一些。单讲PFC这个环节,主动PFC确实是更费电,也没有被动PFC可靠。但是如果看整个电源,带有主动PFC往往档次更高、更先进,实际的整体上的转换效率在统计意义上更高,也更加环保,而且主动PFC的产品还均具有宽幅电压自动适应的特性。
结论是什么呢?考虑效率的话,不用关心是主动PFC还是被动PF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