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色坐标和三刺激值的关系
三刺激值是引起人体视网膜对某种颜色感觉的三种原色的刺激程度之量的表示。根据杨-亥姆霍兹的三原色理论,色的感觉是由于三种原色光刺激的综合结果。在红、绿,蓝三原色系统中,红。绿、蓝的刺激量分别以R、G、B表示之。由于从实际光谱中选定的红、绿、蓝三原色光不可能调(匹)配出存在于自然界的所有色彩,所以,CIE于1931年从理论上假设了并不存在于自然界的三种原色,即理论三原色,以X,Y,Z表示,以期从理论上来调(匹)配一切色彩。形成了XYZ测色系统。X原色相当于饱和度比光谱红还要高的红紫,Y原色相当于饱和度比520毫微米的光谱绿还要高的绿,Z原色相当于饱和度比477毫微米的光谱蓝还要高的蓝。这三种理论原色的刺激量以X,Y,Z表示之,即所谓的三刺激值。 人眼為什麼可以看見可見光而產生對顏色的感覺呢?原來,光輻射經過眼球後照射在視網膜上。視網膜上布滿了大量極細的視神經細胞,視神經細胞分為杆狀細胞和錐狀細胞。杆狀細胞主要決定人眼對弱暗光的視覺反應,錐狀細胞主要決定人眼對明亮光的視覺反應。這些細胞中都含有感光物質,當光線照到視網膜上時,感光物質發生化學變化,刺激神經細胞,再由神經傳到大腦,產生視覺。視神經細胞對不同波長的感光靈敏度不同,綠光最高,而對藍光和紅光的靈敏度則低得多。圖4CIE推荐的人眼的相對光譜光視效率函數曲線,稱為明視覺光譜光視效率函數曲線Vλ),和暗視覺光譜光視效率V'λ)。人眼對顏色的感覺主要由錐體細胞起作用,而且錐體細胞只有當亮度大於幾個cdm2以上時才起作用。根據三色學說及多年來的大量實驗証明,人眼視網膜上含有三種不同類錐體細胞,分別含有三種不同的視色素,這三種不同光譜敏感性的視色素的光譜吸收峰值分別約在440~450nm560~570nm;650-680nm處,分別稱為親藍、親綠、親紅視色素。外界光輻射進入人眼時被三種錐體細胞按它們各自的吸收特性吸收,細胞色素吸收光子後引起光化學反應,視色素被分解漂白,同時觸發生物能,引起神經活動,將視覺信息通過雙極細胞和神經節細胞傳至神經中樞,引起顏色刺激。

回复数 16 切换时间排序
需登录后查阅, 加载中......

目前注册实行审核/邀请制,欢迎灯友邀请好友注册,下载币奖励
邀请注册

为什么注册要审核

目前新版公测中,有任何BUG问题都可以联系我们
提交问题

或如无法回复,请访问此地址
提交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