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灯光及未来发展简析

大家都知道,酒店根据功能可分为商务型酒店、度假型酒店、观光型酒店等等,我们首先把眼光聚焦于目前大家最常见的商务酒店。商务型酒店比如希尔顿、喜达屋、洲际等一般都有自身的照明及灯光


这些标准各家公司都各不相同,但其逻辑大体是相通的,譬如 Canopy(顶篷)相较于入口等区域照度会要求高一点,以方便客人、酒店工作人员通行。

当客人在前台办完 check in(登记)后背对服务台进入下一个空间时,这个时候在客人的视角中整个空间照度比较高的会是 Lift lobby(升降机大堂)。从以上整个流程的灯光设计看,我们会发现,酒店灯光设计的整个动线会追随服务对象的视角进行有重点、有层次的照明和指引。但只要做到以上这些就能称之为成功的酒店灯光设计了吗?当然不是。

商务型酒店灯光要求:

1、防眩:

我们在酒店灯光设计时应注意在设计点位和灯具选择时不要出现眩光,因为酒店特别是高端酒店往往是以氛围取胜,任何的细节都会影响整体氛围的呈现,所以防眩的重要性已经不仅仅在于人眼的舒适,更关乎到酒店整体形象的打造。

2、安全:

在整体氛围打造成功的基础上,酒店安全在酒店系统中也是很重要的,其中过道台阶处的灯带,筒灯或地灯的选择需要谨慎。这些地方照度不用高,够用就好,主要是在不破坏整体照明的背景下以满足客人和工作人员的安全。

3、光色:

显色性好,色温正。这一点在卫生间的镜前灯、餐厅等区域是特别重要的。不知大家注意没?很多自拍都是在镜前、餐厅完成的,这个点做好,会无形之中增加酒店的曝光率。

4、降噪:

之前有个项目宴会厅,需要在酒店的大堂顶装上几百套灯,当时有顾问推荐了带风扇的照明灯具,其效果可想而知……

5、控光:

Pendant light(俗称花灯)一定要控制。通常此类灯具不在照明顾问的工作范畴内,但是光源我们是可以控制的。有时功能照明在氛围把控上已经达到了不错的效果,但花灯一亮就全毁了。对此我的意见是,花灯就让它负责好看就行了,功能的事就留给功能照明来做吧。

6、控制逻辑:

所谓的控制逻辑包含白天与夜晚灯光场景转换的逻辑和各功能厅的场景转换模式,当然也包含了客房灯光的控制逻辑。大家都有过这样的体验 : 有的酒店客房白天住着不错,但是一到晚上,当你梳洗完毕,躺在床上准备关灯睡觉的时候,突然发现不远处有盏灯怎么也关不掉,原来按钮远在你手能触及的地方,这种体验对客人的感受是相当糟糕的。

7、夜灯:

好的酒店在夜灯的设置和设计上都颇具心思。所谓夜灯就是让客人起夜时能在朦胧状态下安全的完成起床、起夜、回床等一系列动作。夜灯基本都以间接照明为主。


8、光斑控制:

不要在墙面出现无序的、杂乱的光斑。这不是一个高端商务酒店可以忍受和应该出现的。


9、灯光和标识的结合:

近期笔者入住某家酒店,从电梯厅一出来整个人就晕了,因为标识没有灯光照射,导致动线导向不清晰,让客人失去方向感。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可能是前期配合失误,标识没有自带发光,而照明顾问也没给其特殊配光。


10、易于维护:

为什么说要考虑易于维护这一不应该照明设计师考虑的层面呢。因为这点并非单纯为酒店考虑的,从服务客人的角度来看也是很重要的。比如在室内泳池上方,若上层没有提供人员维修通道的话,建议避免在上方直接装灯,尽量从两侧考虑。不然灯坏了,维修起来的是相当麻烦的。


11、立面慎用 RGB:

笔者要在这里要替 RGB 正名……厂商或业主要求的效果太一般,所以导致国内酒店管理闻 RGB 色变,所以索性在前期设计端就把这个可能为项目添色也可能毁了项目的东西给掐了。


客房在细节设计逻辑上一定要有预判性和体验性,哪怕牺牲掉部分个性需求,因为客房场景控制要简单,不要太过复杂。客房在某种意义上是很私密、自由的地方,在客房,大部分人希望可以不动脑筋就可以完成所有的体验,所以千万不要过于“高大上”,否则只能让人觉得麻烦及浪费。


回复数 0 切换时间排序
需登录后查阅, 加载中......

目前注册实行审核/邀请制,欢迎灯友邀请好友注册,下载币奖励
邀请注册

为什么注册要审核

目前新版公测中,有任何BUG问题都可以联系我们
提交问题

或如无法回复,请访问此地址
提交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