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带,顾名思义就是像带子一样,拥有芭蕾舞者般的柔韧性,能伸能缩,能弯能折,更重要的是,它还能发光!!!

别以为被它只有辅助照明的功能哦,灯带的装饰照明能力,还真不是盖的。 那么,是谁最先使用了灯带作为装饰照明呢? ◆ Richard Kelly与Philip Johnson这两位大师首创了“Light washing(光洗墙)”这个概念就是用多个隐藏的光源将墙面均匀地照亮 他们最早在密斯凡德罗领衔设计的西格拉姆大厦灯光设计中使用了“Tower of light”的概念让粗糙多孔的石灰岩材质产生了非常干净雅致的效果

从此“光洗墙”的设计手法被沿用至今灯带暗藏在吊顶、墙面或地面以勾勒空间的轮廓也成为设计师们最喜欢运用的灯光手法之一 到底大师们,是怎么利用灯带“凹”出国际范的呢?且听小西慢慢道来—— “凹” 出 有 型 本身具有创意的建筑设计,通过灯带的形式可以让空间变得更有型。 比如,用灯带突出轮廓。

▲采用暗藏灯带的形式突出流线型的天花设计,如蜿蜒的光带,把空间无限拉伸。

▲“见光不见灯”的灯带,刻画出墙面的轮廓。发现了吗,灯带不仅“见光不见灯”,而且在该空间没有产生影子,增加了空间的视觉效果。

▲顺着建筑轮廓,以灯带作为辅助照明的同时,带出轮廓,延伸视觉方向,在没有使用大灯的情况下,光环境已然清晰明了。 “凹” 出 明 亮 我们都知道光环境需要亮,但是灯具过多并不是一件好事,这时候灯带又派上用场了。 比如,用灯带作为主要照明或平衡照明。

▲卧室没有使用见灯的灯具,利用均匀分布的灯带,给空间带来明亮的光环境,既保证了视觉环境清晰,又减少了眩光。

▲电视机背景墙上下都安装了灯带,避免了光太强烈而抢走室内环境本身原木色调的设计风格,补充环境光线,使之明朗有格调。

▲我们可以发挥想象力,如果这里没有灯带只有桌上的强光,会使得四周环境偏差过大以致于引起视觉上的不舒适。而灯带的形成不仅平衡了空间的照度,也扩大延伸了其空间感。 “凹” 出 简 约 传说中喜欢“性冷淡风”,或是喜欢“断舍离”的亲们,你可以这样做。 比如,舍弃明显的灯具。

▲对于纯白的家具而言,天花暗藏灯带发光,更契合“断舍离”法则,塑造干净、一尘不染的清新感。

▲长型镂空处内嵌灯带,天花显得更简约有设计感。若设计风格是复古、自然风,用灯带的形式更能体现低调的文艺气息。

▲看似简单的空间,利用灯带制造空间的层次,朴素、淡雅的色调,在灯带的映衬下更显简约、大方。 ◆ 其实,灯带的使用并不困难, 如何“凹”对灯带才是真正的问题。 看完文章的你,可以按照自己想要的光效果,试一试给自己的家里凹造型哦。
- 图片1.png
- 图片2.png
- 图片3.png
- 图片4.png
- 图片5.png
- 图片6.png
- 图片7.png
- 图片8.png
- 图片9.png
- 图片10.png
- 图片11.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