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新的评价体系由IES颜色质量工作组(IES Color Metrics Task Force)提出,该工作组共有8位委员:Mike
Royer博士(美国西北太平洋guo jia实验室)、Yoshi Ohno博士 (美国NIST)、Kevin
Houser博士(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Minchen Wei博士(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Paul
Fini博士(Cree)、Aurelien David博士(Soraa)、Kees
Teunissen博士(Philips)和Randy Burkett(美国Randy Burkett照明设计事务所)。
图:提出TM-30-15颜色评价体系的IES颜色质量工作组成员
该文件在经过 IES 颜色委员会、技术审查委员会和董事会审查后批准通过。
相比于现有的CIE显色指数CRI,IES的这个新的评价方法有以下5 个重大的变革:
1、双指标:评价光源显色不再仅仅使用一个指标,而是由两个指标——Rf
和 Rg。
Rf用于表征各标准色在测试光源照射下与参考光源相比的相似程度(100代表完全相同;0代表差别很大)。
Rg则代表各标准色在测试光源下与参考光源相比饱和度的改变(100代表饱和度相同,大于100表示光源可以提高颜色的饱和度,低于100则代表颜色的饱和度在测试光源下较低)。
图:色彩饱和度指数Rg(此图片由微课堂编辑添加,图片来源:CR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