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引擎,2010年开始兴起,早期被称为交流驱动模组;2012、2013年“光引擎”的名词逐渐漂浮于业内耳边,中昊光电、上海酷蓝电子、晶科电子...
光引擎,2010年开始兴起,早期被称为交流驱动模组;2012、2013年“光引擎”的名词逐渐漂浮于业内耳边,中昊光电、上海酷蓝电子、晶科电子、鸿利智汇等国内一批优秀企业开始竞相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研发光引擎产品。
“乃至于去年起‘DOB’的兴起,都代表着此类产品的发展史。”鼎晖市场部副总经理陈姗姗表示。
2015年,更多厂商陆续涉足光引擎领域,并取得相对客观的销售增长;2016年,这个发展趋势似乎更加明显。
近阶段,阿拉丁新闻中心记者在采访中遇到业内这样表示,“现在的中山等市场90%以上都在卖光引擎”,而从资料来看,新力光源,斯迈得、中昊光电等封装企业的光引擎销售量也殊为可观。
“从光引擎技术发展开始,多家LED照明应用厂家已开始将重点关注,并由此宣称基于应用的可互换LED光引擎技术以及集成封装式光引擎将会成为研发重点。初步预计在未来二到三年内,LED光引擎将会达到20%以上市场占有率。”晟碟绿色集成总经理陈亨由表示。
光引擎历来存在的频闪、过热、耐电压不稳定等难题,在采访中,多家企业表示自身企业的已达到无频闪、可调光、高PF、高光效等特征,性能稳定,性价比更为亮点,并具有一定的生产规模。
那么,目前光引擎代表企业的技术水平如何?
鸿利智汇:在高光效、可靠性上取得新的技术突破
鸿利智汇研发经理 石超
经过3年以来的不断研发与创新,我们在AC LED的新技术上有许多突破,尤其是对IC线性方案在耐压、抗浪涌、以及IC温度管控等方面做了许多研究。目前我司AC模组系列产品可量产光效>100lm/W(3000K、Ra>80)。在可靠性方面,该系列产品在高温85℃下老化1008小时,光通量维持率95%。并且已通过CE认证EMC指令、 LVD指令、 ROHS测试、 蓝光危害测试。
我司AC模组系列涉及了10~30W大功率产品,现客户主要应用在室内照明,例如:射灯,筒灯、导轨灯等。就目前来看,AC LED市场刚刚步入成长期,我司主要的业务重心是提升客户对AC 模组的认知度,积极主动地配合客户开发新品。
晶科电子:2014年产品成熟并推向市场
晶科电子产品经理何贵平
晶科电子2012年开始研发光引擎产品,2014年产品成熟,并推向市场推广。APT目前比较成熟的光引擎产品有:应用于球泡的HV光引擎:5、7、9W,常规品光效为85~95lm/W,对应功率,高光效系列则为100-110lm/W;应用于筒灯的HV光引擎,10、13、18、20及30W,光效为85~95lm/W;应用于吸顶灯的HV光引擎,13、18及22W;应用于筒灯、壁灯、轨道射灯、吊灯、天花射灯、格栅灯、吸顶灯、橱柜灯等的GX53接口光引擎, 3、5、7、12W,支持120V,220V输入,光效为90~100lm/W。
另外,目前大功率的光引擎已批量用于筒灯、吸顶灯产品。所述系列产品中30W已经实现批量供货。
酷蓝电子:与三星结成伙伴关系,共同开拓ACLED市场
酷蓝电子总经理王钦恒
上海酷蓝科技采用创新的驱动光源一体化模组技术,AC交流直接驱动方式是解决成本与质量双重压力的优选的解决方案。上海酷蓝与韩国三星公司结成伙伴关系,酷蓝公司聚焦于专注设计ACLED芯片以及模组产品,使用三星公司CSP LED,共同开拓ACLED全球市场,目标成为全球“AC驱动领导者”。上海酷蓝拥有ACDrv的注册商标以及构建了核心专利覆盖范围,使交流驱动光引擎“ACDrv”成为品类标志,只要采用AC驱动方案,便会首先想到上海酷蓝科技。目前可以在美国市场上看到采用ACDrv技术的Samsung生产的模组,以及一些大型重点项目中如国展中心连廊照明、上海中心景观照明等采用了基于ACDrv方案的亚牌照明灯具。光效和性能方面我们和上海亚明一起攻关,在2013年就获得了突破和市场认可。我们在阿拉丁网主持的30W光引擎评测中,对光引擎的光学参数、浪涌能力、温度等方面进行了第三方检测,结论为“从产品的测试数据来看,不管是光学性能、电气性能还是散热性能,都能够满足标准要求,各方面性能已和传统的LED路灯到了同一水平。”
在大功率领域的应用上,上海酷蓝从2012年推出CL2012驱动芯片开始,一直专注从事交流直接驱动领域。在国内市场,由于大功率应用的ACDrv驱动电源价格与传统DC电源的有着巨大的价格差,100W的驱动电源价格只有传统电源的十分之一, 从而吸引了有远见的传统灯具公司例如上海亚明与我们一起进行应用方案和可靠性的测试,经过一年多的全方位的测试,在2013年初,双方的技术专家认为ACDrv方案可以放心地推向市场后,才开始大规模的进行市场推广,目前我们的月均出货量呈稳定的上升趋势。
埃菲莱光电:基于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驱动芯片,打造卓越光引擎产品
埃菲莱公司创始人,核心技术发明者,中国著名科学家茅于海教授
和众多的从封装涉足光引擎的公司不同,埃菲莱是一家以自主创新驱动芯片为核心技术切入光引擎解决方案的公司。茅于海教授2006年就开始潜心研究LED照明驱动技术,2013年他和美国技术伙伴Richard Grey共同发明构建了完全创新技术原理的自适应恒流源驱动芯片,芯片效率大幅提高到99%,而且通过驱动芯片即可实现输入电压在180V-265V内功率和光效恒定,智能过温过压保护,智能调光等功能。这种创新驱动芯片技术,可以做到单芯片即可支撑80-100W功率,双芯片可支持150W功率的能力,而埃菲莱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就是因这项自主创新技术而成立的。 目前这项创新技术的核心发明专利和其它附加专利十几项,已在中国和美国获得批准。
埃菲莱的驱动芯片是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因此在光电模组的开发中,能够采用“嵌入式”并行设计手段,将芯片级的改进和优化,和电路系统级设计同步并行,这样既能在结构简化的同时,做到光电匹配性更佳,又能保证成本降低的同时,性能则更加优化提升。在高压线性方案产品中,能够真正达到芯片级和系统级并行设计统筹能力的,可谓凤毛麟角。
晟碟:光电一体化的引擎方案,无频闪,高PFC,可以实现智能调光
晟碟总经理陈亨由
晟碟率先自主研发并被授予多项发明专利的线性恒流数字驱动IC,具有线电压补偿,highside填谷,电容填谷,过温保护功能。可根据各种功率的灯具要求设计无频闪、智能调光、高PFC、高效率和高性价比的光电引擎方案,在最新的一体化光电模块应用中引领行业。
晟碟光电一体化的引擎方案,元器件简单,成本低,全贴片生产加工,效率高,同时还可以实现智能调光,无频闪,高PFC,是市场具有竞争力的高性价比产品。
晟碟光电引擎方案已经大量使用在大功率照明中,比如路灯,街灯,投光灯等等。我司根据客户需求量身设计的方案已得到客户的认可,而且测试通过。客户已长期应用我司方案大量投产,反应效果很好。在提升性能降低成本的同时,市场份额不断提高。
中昊光电:后浪系列COB光引擎可用于商照和户外的产品
佛山市中昊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总经理 王孟源
从2012年开始,中昊就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研发光引擎产品了。2013开发出了用于球泡灯上的COB光引擎,去年层叠架构的50W大功率光引擎还获得金球奖提名。目前中昊的后浪系列COB光引擎已开发出分别用于商照和户外的产品,整灯光效可达120lm/W以上,电气性能符合浪涌,高压,低THD,EMC等性能指标,可靠性方面产品已通过LM-80认证。
中昊目前所推出的光引擎产品主要在对结构要求较高的灯具应用上,比如小射灯和超薄户外投光灯,提高在这些灯具方面的外观和功能设计空间,同时具备更佳的经济性。主要体现为:1.高功率密度集成。该款光引擎的发光面尺寸仅为直径20mm,功率达到了50瓦,可广泛用于筒灯,轨道灯以及户外工矿,路灯等。2.产品使用中昊自主研发的高可靠高光效COB光源,发光效率达到了130LM/W。3.该产品采用热电分离设计,保证了产品使用的安全可靠。4.该款光引擎拥有完美实现高PF,1000V浪涌、低THD,符合EMC指标等电气特性要求。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在电压波动的情况下保持相对稳定的功率输出,可以实现AC90-300V正常使用,功率波动小于5%。基于以上指标的稳定性,在户外投光灯领域的应用已批量使用。
中美欧光电:DOB产品目前已量产
深圳市中美欧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殷先生
我们中美欧光电光引擎-DOB产品目前已量产出货一年多,主要有四个完善系列产品,出货量1KK/M以上;标准显色指数>80,光效110-150lm/w;DOB产品有过CE、LM-80、ROHS、UL测试认证。
鼎晖科技:历经6年不断优化,产品技术成熟
鼎晖市场部副总经理陈姗姗
光引擎作为鼎晖其中重点研发方向之一,在2010年已开始研发和生产此类产品。由于其体积小,集驱动与光源为一体,运用场合广泛,性价比高,性能稳定可靠,整灯组装快捷方便,且节省外接电源成本,因此,光引擎将会有很好的市场发展前景。
鼎晖花了近6年的实践不断优化、完善设计,现技术成熟,已达到无频闪、可调光、高PF、高光效等特征,性能稳定,性价比更为亮点,并具有一定的生产规模。其型号完整,覆盖7~100W的功率市场,整灯(模组)光效大于120lm/w,技术成熟,性能稳定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