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野心导致智能家居逆境扩容?

忽如一夜春风来,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和网络环境的逐步提升,高高在上的智能家居渐有飞入寻常百姓家之势。各大企业的切入口不同,有的选择从产品入手,有的则将智能系统作为突破口,随之而来的标准之争加剧,安全问题也凸显。





  众人拾柴



  科技公司在智能家居市场的探索脚步加快。上个世纪中期,智能家居的雏形和技术基础——物联网技术诞生,当时业内畅想了无数物联网之下的生活画面。



  日前,三星电子推出Family-Hub智能冰箱让畅想成为现实。三星冰箱拥有许多智能的数字化新功能,使冰箱成为家庭的连接中枢,而内置的三个高清相机方便用户通过智能手机监控冰箱内部,从而实现食材的有效管理,为用户的日常生活带来更多丰富体验。



  三星注重通过产品的研发提升智能家居的体验,而长虹则通过构建服务整体的服务系统来提升智能化水平。在长虹的智慧家庭体验区,通过完全开放的IPP控制器,可快速将家庭中的不同智能终端和合作伙伴设备接入到网络中,从而实现家庭各个智能终端的互联互通互控和交互协同。



  标准暗战



  殊途同归,尽管切入点有差异,但企业角逐的焦点却趋同,智能家居系统之争愈演愈烈。



  据了解,目前三星的智能产品采用的是三星独有的Tizen系统。从2015年6月开始,美的M-Smart系统将向全行业、其他品牌开放,并将推出单价仅为10块钱的模块,其他品牌的智能家电也能通过加装模块进入美的系统阵营。美的集团智慧家居研究院院长毛宏建指出,开放智能家居系统,是希望通过群体力量的协作,完成全新的生态圈及商业圈模式。



  海尔也宣布将面对全生态圈开放,向各大合作厂商敞开大门,实现在智慧生活时代的共赢。海尔方面表示:“海尔的目的并非打造片面的智能家居产品,而是已全面整合了智慧生态圈上下游产业链,将硬件与软件结合。”



  除了制造企业,京东商城在智能家居上的野心也不容小觑。据了解,京东在智能家居生态上的布局自2014年开始全面展开。2015年10月末,京东宣布将以开放的生态为企业提供一个可长期发展的智能硬件平台。在京东JD+开放孵化器的负责人刘向峰看来,京东的智能平台是一个中立的第三方平台,能够接触并容纳进多元化的智能硬件产品。



  之前对于业内质疑的渠道商要在智能家居市场分一杯羹的说法,京东集团副总裁闫小兵也曾予以否认,称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现在所有的厂家在智能市场各自为战局面,以实现各品牌产品的互联互通”。



  有分析师指出,各大企业表面上波澜不惊,实际上是在努力争夺智能家电系统的掌控权。目前,智能家电标准不统一,企业生产各自为战,不仅会造成行业发展混乱的局面,未来也可能给企业带来更大的生产经营风险。



  家电分析师刘步尘表示,企业的非强制性标准一般会最大程度地覆盖自己拥有的核心技术和专利,一方面规范了自己企业的生产销售,另一方面能借此营销,例如向尚未拥有此标准生产技术的企业收取专利费用;另外,企业标准也有参考意义,会先入为主影响guo jia强制性标准的制定。企业定制的标准越多地被吸纳进国标中,企业可能从中获得的利益也越多。



  安全隐患



  万物互联下的智能生活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在2015年8月份举办的HackPWN决赛上,就上演了比亚迪汽车、洗衣机、穿戴式设备、智能家居等智能设备遭到参赛黑客破解的一幕。七大酒店被曝泄露消费者千万条开房信息;监控设备漏洞或引发敏感信息泄露、数千万社保用户信息疑遭泄露等信息安全事件无不证明,智能硬件将成为黑客攻击的重点。



  智能家居市场在快速成长中,安全问题是最大的隐患,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智能家居、物联网处于发展初期,技术不成熟。二是企业都急于抢占市场,将精力主要放在产品和市场宣传上,还没有将安全问题放到重要日程上。三是不排除有企业故意而为之,通过后台收集客户信息。



  长虹董事长赵勇指出,企业在研发产品时就应强化对安全性的关注,不断引入先进的技术,保护设备和技术。已提出了基于时间与空间碎片化的安全解决方案。



  对于未来智能市场的发展方向,产品智能化比拼和系统之争在未来一年仍将加剧,而智能家居的安全性提升也将成为新的赢利点,除了传统的科技企业,互联网公司也会加入其中,整体智能家居市场将急速扩容。



回复数 0 切换时间排序
需登录后查阅, 加载中......

目前注册实行审核/邀请制,欢迎灯友邀请好友注册,下载币奖励
邀请注册

为什么注册要审核

目前新版公测中,有任何BUG问题都可以联系我们
提交问题

或如无法回复,请访问此地址
提交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