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队遭遇停电 利用手机LED照明动手术

  LED半导体照明网讯 1月12日是非洲桑给巴尔革命成功52周年纪念日。在这一天的庆典上,中国第26期援桑给巴尔医疗队作为贵宾,被邀请参加庆典活动。如此高的礼遇充分显示出当地人民对中国医疗队持续半个世纪的救死扶伤的敬意。自2015年6月11日出征,半年多时间里,援桑医疗队用自己的医者仁心践行着“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中国医疗队精神。

  手术中遭遇停电成为家常便饭

  中国第26期援桑给巴尔医疗队由无锡市独立组队,21名队员都是我市各家医院的精兵强将,涉及专科涵盖泌尿外科、心内科、神经内科、妇产科、眼科等14个专科。

  桑给巴尔主要包括桑给巴尔岛、奔巴岛两个岛屿,因其秀丽的风景被誉为印度洋上最美丽的一颗明珠。

  然而这里还有另一个身份:联合国确定的最不发达地区之一,生活和工作条件非常艰苦。队员们不仅忍受着在异国他乡与亲人分离的痛苦,更体验了在陌生环境工作、生活的种种不便。尤其是当地的医疗条件之差更让人吃惊:做手术的无影灯只有两个灯头能用、手术中遭遇停电打着手电做手术成为家常便饭。

  “还真是幸运,刚洗完手就赶上停水,手术刚结束就赶上停电。”口腔科医生董武回忆第一次上台手术的情景,在遭遇了“手术室没有层流”、“空调挂机直接对着吹”、“麻醉机基本靠手动捏皮球”、“没有手术护士”等诸多困难的情况下,成功为一名20岁的患者实施了右侧下颌骨巨大囊肿手术。电力紧张的问题经常“骚扰”他们,队员们随时准备在停电状况下坚持救治病人,有一次就是在停电75分钟的情况下,硬是靠应急灯、手机照明等辅助设备完成了一台妇产科急诊手术。还有一次也是用手机照明,坚持完成了一台白内障手术。

  在奔巴岛上的另一支医疗队,妇产科医生郁春晴是最忙碌的人,“这里看病的人不多,可是生孩子的人排成长队。”她几乎天天24小时待命,即使周末也常常忙到凌晨才休息,最多的一天接生了17个婴儿。尽管每次手术都累得浑身被汗水浸湿,但看着这些“小天使”,她和队员们还是会欣慰地笑。

  就是在这样简陋的条件下,半年来,援桑医疗队完成了第一例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手术、第一台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成功抢救了一位胎盘早剥病人,为一位车祸病人实施切开复位加压钢板内固定术等等。半年中,医疗队不仅在医院坐诊、手术,更走出医院,前往桑给巴尔村庄开展了两次义诊活动,把健康的福音带给更多当地民众。

  医疗队担当使者传播中非友谊

  海丝之路连中桑,中国天使播仁心。在为桑岛民众送去健康的同时,援桑医疗队还担当使者传播中非友谊,积极宣传我国大政方针,大力践行我国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外交政策,为我国“一带一路”战略建设服务。

  去年11月,我国一艘渔船在外海作业期间发生火灾,一名船员因意外致头面部、背部等多处大面积烫伤,随船在海上滞留15天后才抵达桑给巴尔医院,此时伤员创面严重感染,船东向援桑医疗队求救。凭借精湛的医术,医疗队最终挽救了病人生命。该事迹受到中国驻桑给巴尔总领馆明电表扬,表扬信中称无锡医疗队不愧为“中国的白求恩”称号。

  无独有偶,曾有一艘从桑岛驶往奔巴的渡船途中机舱发生意外,其中有一位重症患者右腿大范围切割伤,大量失血已发生休克。医疗队接到任务后,立即展开救援,病人被送入手术室,终于把病人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主刀医生杨晓回忆道:“当时看到有一名乘客向着我胸口的五星红旗,竖起了大拇指。”

  中国医疗队精湛的技术服务赢得了非洲同行和当地居民的高度评价,也让他们深深感受到了“哈桑妈妈”等异国朋友对中国人友善而浓烈的爱。“人的肤色可以不同,但感恩的心是一样的。”队长徐卓群表示,在桑给巴尔人民看来,中国医生不只是健康的守护者,而且是友谊的传递者。走在街上,男女老少看到中国医生都会热情地打着招呼“吉那”(China)。桑岛医院的护理部主任4年前曾经去过上海学习,买了一双皮鞋她现在还穿着,她常常很骄傲地跟乡邻说,这是在中国买的。很多助理都说如果有机会去国外看看,第一想去的地方就是中国。


回复数 0 切换时间排序
需登录后查阅, 加载中......

目前注册实行审核/邀请制,欢迎灯友邀请好友注册,下载币奖励
邀请注册

为什么注册要审核

目前新版公测中,有任何BUG问题都可以联系我们
提交问题

或如无法回复,请访问此地址
提交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