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半导体照明网 上周五,“2015年LED户外照明开发及应用大会”在宁波举行。大会邀请了Lumileds亚洲区市场总监周学军、飞利浦照明高级产品经理朱达等业内行家解读LED户外照明新常态发展趋势。
LED灯具凭借自身节能环保以及适合做智能照明的优势迅速抢占灯具市场。宁波灯具所生产和使用的电光源,正从早先的白炽灯、荧光灯快步向LED光源发展。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等部门在联合发布的“LED节能计划”中预测:2015年我国LED照明产值将达到4500亿元,未来三年是LED行业发展的“黄金时代”。而在欧盟市场不断提升灯具产品相关标准,国内市场LED企业竞争激烈的现状下,宁波灯具企业该如何谋变,成了一大命题。
照明电器出口LED占比超六成
笔者从宁波照明协会了解到,由于受到近三年来国内LED投资热潮的影响,宁波LED企业数量增加迅速。目前,我市LED企业有1500家左右,LED照明产品占宁波照明总销售额的47%,占照明电器出口总额的62%。
宁波照明企业以外销为主。从宁波检验检疫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10月,宁波灯具、照明装置及零件出口货值高达227.6亿人民币,同比增长9.9%。检验检疫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增长来之不容易。近年来,针对灯具类产品,国际市场的技术壁垒不断高筑。“如欧盟市场围绕安全、节能、环保和电磁兼容等方面,先后发布了新版RoHS指令、WEEE指令和能源标签新法规,并针对定向灯、LED灯及相关设备调制了生态设计指令。”
此外,各式各样的价格战也令许多企业感到疲惫。宁波卓奥照明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彬在提起LED行业价格竞争时以“惨烈”形容。“大企业可以相对轻松地打起价格战,压低LED的价格,但中小企业的日子却不好过了。”他说,愈来愈多的外国客户也开始压价,中东客户尤为明显。
修炼内功 关注产品质量
宁波LED产品经受住了欧美市场严格的质量体系认证和国际市场的考验,产品质量和口碑已经得到了认可,但在国内却知名度不高。
“首先是渠道、品牌相对较弱。宁波企业非常依赖外销渠道和外贸公司,受国际经济形势影响和国外政策环境制约比较大,缺乏稳定、健康的国内销售渠道。其次是缺乏完善的LED照明高科技设备与专业高端人才。目前宁波的LED照明产业没有形成集群优势,各类产业配套、产业环境仍有待完善。”市照明协会的工作人员评价说。
在打造自主品牌上,目前有许多企业已经认识到重要性。笔者了解到,卓奥照明成立了自己的研发团队,掌握了电元等关键部位的技术,还将目光投向了壳体材料的研发及内部结构优化。目前卓奥每年要在研发方面投入20万~30万元经费。宁波阿拉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每年在产品模具生产上投入会达到上百万元。宁波凯耀照明每年会以当年总产值的4%作为下一年的研发费用。目前该公司研发团队人员超过300人。凯耀相关负责人认为,研发团队的力量是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及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宁波前风振业则选择在认证系统上修炼“内功”。据悉该公司添置了大量的LED专用检测设备和仪器。
树立品牌 走差异化道路
市场需求的多元化成为未来LED行业与产品的一个重要的市场环境变化,走差异化道路成LED企业立足市场的主要举措。
宁波凯耀照明相关负责人告诉笔者,公司响应市级公共机构LED照明改造工作方案,计划将明年的工作重点放在工程照明改造上。“全流通产品并不是我们的主营项目,我们将产品定位为大功率球泡灯、面板灯等应用照明领域。”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宁波燎原灯具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特种灯生产企业,主营产品覆盖大功率LED室外照明灯具、庭园灯、工厂灯、隧道灯、防爆灯、景观灯等。由于在道路照明市场先人一步,燎原公司的产品已在国内许多城市的路灯、景观灯工程上进行应用。
事实上,在打造宣传“宁波照明”的行业总体品牌度和知名度上,我市也在积极落实大工程项目本地化工作,如完善我市照明电器产品和知名商标的评价机制,形成在国内有较大影响力的“照明电器”区域品牌;重点培育2~3个产品成为国内知名品牌,3~5个产品成为区域品牌等。
多渠道开拓国内外市场
随着国内市场的快速启动,宁波LED企业正加大了对国内市场的拓展力度,线上线下齐发力。
据了解,卓奥照明准备在2016年全面开启“农村包围城市”的内销策略—先在乡镇推广LED灯,再向城区进军。实体店为主要销售推广点。
我市另一家LED龙头企业升谱光电走的则是电商之路。去年升谱以SUNPU LED为品牌正式在天猫开店,推出5大系列LED照明产品。
宁波凯耀照明除了在北仑小港华生灯饰城设立了面积500多平方米的品牌旗舰店,还在江苏常州邹区LED灯具城设立了专卖店。此外,还有京东、天猫等线上旗舰店。
另外,原先以内销为主的燎原照明则想办法拓展国外市场。公司在中东、欧洲等地区通过设立分公司与体验店拉近与当地客户的距离。“客户想了解我们的产品,只要走进当地的体验店就能看到与体验到。如果出现后期维护,当地分公司也能与客户进行及时沟通。”燎原公司宁波市场负责人俞总介绍说。为增加消费者体验好感度,他们还提出了三个“免费”:针对客户免费试用、免费设计、免费维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