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csb32e 于 2015-10-22 11:19 编辑
最近我司生产的玻璃灯管批量老化出现严重的发蓝现象,发蓝位置灯珠支架发黄,受到严重腐蚀。污染源尚未找到,由于样本10支、20支的数量难以发觉问题,所以污染源仍在排除之中。 各位灯友有过类似经历吗,请帮忙一起分析下。





玻璃灯管方案:1.2米14W,铝基板,点硅胶,水性涂白玻璃管,铝灯头,普通2835灯珠,贴片使用的是普通不环保锡膏。灯管异常的现象如下:1.成品老化时出现发蓝现象,同一支灯管部分区段发蓝,部分区段正常白光;随着老化时间延长,发蓝颜色加深,发蓝区域变长。发蓝区域无明显位置规律,电源一端有出现,非电源一端也有出现,但大多出现在灯管中间区段。2.同一批次灯管,1.2米灯管的发蓝比例比0.6米灯管发蓝比例高很多(某一次的统计值,同一时间同一批物料生产的灯管,1.2米灯管发蓝比例达到30%,0.6米灯管发蓝比例约5%)。3.从发蓝玻璃管上取下铝基板观察灯珠:发蓝颜色越深,对应铝基板位置的灯珠发黄越明显;轻微发蓝位置灯珠发黄程度相应减少;白光区域也有少量几颗轻微发黄的灯珠。灯珠发黄,可肉眼观察到是LED支架发黄。4.对失效灯珠分析——从发蓝灯管铝基板上取不同灯珠分析LED特性:(1)白光区域LED,光通量23.67lm,色温6398K——光通量正常(22-24lm),色温正常。(2)轻微蓝光区域LED,光通量16.6lm,色温6988K——光通量降低,色温偏高几百K。(3)轻微蓝光区域LED,光通量17.14lm,色温6918K——光通量降低,色温偏高几百K。(4)蓝光区域LED,光通量6.73lm,色温14604K——光通量降低,色温大幅增大。(5)蓝光区域LED,光通量6.83lm,色温23200K——光通量降低,色温大幅增大。(6)蓝光区域LED,光通量3.347lm,色温100000K——光通量降低,色温超出仪器范围。(7)蓝光区域LED,光通量3.046lm,色温100000K——光通量降低,色温超出仪器范围。结论:灯珠支架腐蚀后,色温增加,光通量减少,电参数正常(都亮灯,整灯功率正常)。5.灯珠液体泡沫现象:用加热台从铝基板上卸取灯珠时,190℃烘烤,每颗灯珠与铝基板焊盘焊点位置都会出现液体泡沫。6.焊盘腐蚀:对腐蚀严重的灯珠,在铝基板上焊点位置,开始出现发绿现象。7.实验补充:(1)同样的物料(铝基板,灯珠,电源,回流焊工艺),生产出来的铝塑灯管和全塑灯管,老化过程没出现类似发蓝现象。(2)A厂商灯珠出现问题后,换B厂商的灯珠批量生产验证,仍出现同样发蓝问题。(3)同一批次的物料,单独做出来的10支灯管均无蓝光现象,而流水线批量生产灯管出现发蓝现象。在恒温恒湿箱内,验证低温高湿和高温高湿环境,样品无发蓝现象;灯管内人为增加湿度,也没出现发蓝现象(样本数量为10支)。
(4)通过不同方法测试和验证,排除灯珠散热原因和老化线环境污染原因。
求各位高见 :handshake
- 0001.jpg
- 02.jpg
- 003.jpg
- 004.jpg
- 00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