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设计应享受阴影丨A · 趣谈
这里所说的“阴影”,即影子,也可唤作阴翳。
早在两千多年前,伟大的思想家庄子在《齐物论》中记载过一段关于影子的对话。原文摘录如下:
罔两问景曰:“曩子行,今子止;曩子坐,今子起。何其无特操与?”景曰:“吾有待而然者邪?吾所待又有待而然者邪?吾待蛇蚹蜩翼邪?恶识所以然?恶识所以不然?”
《现代汉语词典》对“影子”一词的解释可以概括为三点:光线被物体挡住而形成的阴影;镜中、水面等反映出来的物体的形象;模糊的形象。

由此,我们可以延伸出:影子与光线亦步亦趋,光线是影子的依靠;倘若光线没能正确运用,其影子也会难以发挥出真正想要的效果。
“对照明人来说,最重要的一点,没有这个影子,也就没有我们这个职业!当我们慢慢回归,开始理解人造的光明是影子所给予的时候,是否应该感谢一下影子,研究一下影子,珍惜一下影子……”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郑见伟照明设计工作室首席设计师郑见伟先生一直坚信“用影子来创造光明”的设计理念,他在《影子创造光明》一文中谈到:“慢慢的,我尝试用三个影子去思考,科学的影子、文化的影子、艺术的影子。科学的影子是对光学和照明技术的探索,文化的影子是对历史传承的探索,艺术的影子是对心灵创造的探索。”

图示:上海市蘭会所(LAN Club)

图示:上海市蘭会所(LAN Club)
墙面上的真实窗影与由GOBO灯投出的冰格纹幻影相重叠,几盏射灯投在画作大面积留白处从而增强画面空间感,中式餐厅大红的中式鸟笼背后的朱红墙面上是一暗一亮的两个鸟笼的影子……上海市蘭会所(LAN Club)试图用光在东方元素和西方手法间产生一个过渡元素,从而形成“影子的影子”这个设计主题,利用现代光学技术与中国元素影像结合,增加一层、两层、甚至是三层光影。

图示:夜晚的地球
地球的黑夜实际上就是它的影子,因为有了地球的影子,所以我们的城市才需要被照亮。从最初的看亮化、精确用光,到采用很多的光,再到工业4.0时代倡导的节能环保,城市夜景照明正在不断地变化和发展。但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国内许多城市过度亮化,一味追求奢华、耗能巨大,随之而来的光污染对人体也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那么,我们可以用影子做什么?
在郑见伟先生看来,“照明设计师的工作不是创造光明本身,而是创造更多的影子,实际上要想形成一个光明的效果,需要更多层次、更多角度的影子。如果产业链条上的每个人都形成一个共同的认知——尊重影子,这样就能为设计师们创造一个良好的设计环境,激发无限的智慧和创造力。随着城镇化的发展,未来灯光设计将会在城市建筑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黄昏的烛火,氤氲的林间,薄暗的木屋,纸质的窗帘,墨绿的苔藓,朦胧的庭园。在日本,凡属被称之为美的东西,都笼罩了神秘的影子。日本作家谷崎润一郎,从日本文化中阐释了阴翳(即我们所说的影子)之美,他在《阴翳礼赞》中写道:“美,不存在于物体之中,而存在于物与物产生的阴翳的波纹和明暗之中。”

郑见伟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郑见伟照明设计工作室首席设计师
温馨提示: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亚洲照明》2015年8月新刊NO.46,点击左下角 阅读原文 ,可进入杂志购买页面。
小A微信百度

回复数 0 切换时间排序
需登录后查阅, 加载中......

目前注册实行审核/邀请制,欢迎灯友邀请好友注册,下载币奖励
邀请注册

为什么注册要审核

目前新版公测中,有任何BUG问题都可以联系我们
提交问题

或如无法回复,请访问此地址
提交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