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
淡季不冲刺 旺季徒伤悲︱从“传统三大家”这取点经吧
对于照明行业来说,6、7、8月是传统的销售淡季,处于半停滞的“休眠” 企业主、经销商老板,会活得长久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虽然有焦虑有痛苦,但其实很多企业主、照明经销商老板还是心存侥幸,感觉忍上一段时间,等市场变好了,又可以“重振旗鼓”了!难道,你们还不知道当做了这个决定,已经注定了失败,因为你已进入“等死模式”!
当一个人等待与拖延的成本,远远高于他真正开始行动所需要的成本,他就会慢慢陷入越等待越不行动的怪圈!
当你靠近“等死模式”,就犹如站在即将令人迷失的迷宫入口。当所有人都在等,你行动了,难道不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吗?
若照明企业进入销售淡季,就意味着企业业绩平平,甚至在走下坡路。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在严峻的市场规则面前,不少企业会抱头埋怨销售淡季来临所造成的市场不景气现象;而聪明的企业则会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力争在淡季开拓销售渠道,抢占市场份额。在销售淡季里,倘若企业能积极地调整好内外部业务,企业就会仍然处于顺畅的运营状态中。这其中也让我们看到了淡季中的照明企业,真可谓是“东边日出西边雨”。
造成淡季的主要原因是市场不景气,照明企业都不敢妄动,处于观望之中,即信奉“省到即赚到”原则。而在淡季倒下去的大多是拼价格的小微企业,换个角度,这无疑对于行业净化健康反而有帮助,正如“剩者为王”的不二法则。
虽然目前照明行业还没有出现绝对领导品牌,但是谁都可能有机会竞争。从长远看,最后的胜利必然属于那些实力强大、锐意创新、稳中求进的品牌企业,而往往检验这个“胜利”的分水岭就在人们认为的每年6、7、8月份的这个淡季里。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进入淡季“魔咒”的绝大多数企业不是小微企业,而是不懂得利用淡季营销的小微企业。事实上,只有淡季的思想,没有淡季的市场。在传统淡季来临之时,企业完全可以做到“淡季不淡”。企业完全可以利用难得的市场空档期,苦练内功,将市场区域、业务人员素质、市场渠道、营销政策、新品计划、推广方案等进行系统整理和营销团队培训,同时立足实际,切实做好产品,做好服务,不跟风,不盲从,做好“淡季营销”才是制胜机会。
实际上,在淡季,如果企业主、经销商老板及销售人员都有逆向思维,不按常理出牌,积极调整优化,主动出击,即使是淡季,市场仍然大有文章可做!市场淡季,看看都有哪些高明的企业主做出了哪些改变?
俗话说“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事实上,照明企业及经销商要付出的代价远远没有那么大,要做的仅仅是,在淡季加大市场投入!投入不代表失去,而是回报的开始。
市场难做了,投入产出比会大大失衡,如果想保持比较高的产出,必须加大投入,不但包括投入资金、人力去搞活动,提升市场活力,还包括渠道的拓展。在销售淡季,由于竞争对手的减少或麻痹,一些渠道往往被“闲置”不用,甚至丢弃,因此,对于营销人员来说,这恰恰是开发渠道、扩大网络、挤压对手的绝好机会。敢于加大投入,拓展工程、零售、小区、家装等各种销售渠道,抢占对手网络,开辟第二战场,这些平时障碍重重的目标将会变得更加容易实现!
而欧普照明、三雄·极光照明则深谙此道,在7、8月份,欧普照明全程赞助第七届中国照明应用设计大赛,把欧普最新产品设计、理念等带到深圳、福州、广州、济南、成都、郑州和西安等城市。三雄·极光则广邀各界名师共同搭建照明学院,先后在杭州、深圳、广州、沈阳、北京、苏州、上海等地启动,此外,三雄·极光还推出“与国足相约马尔代夫”的活动,再度携手CCTV5助力中国足球冲击世界杯。
作为照明企业主,利用淡季做培训,也是助长市场销量的有效手段。在旺季时,经销商老板及其销售人员往往疲于产品配送、收款,到了淡季,却有较多时间组织针对性较强的培训活动“充电”。培训一直是厂家给予经销商和业务人员很好的福利,从经销商老板的角度,更应该看到培训的作用,积极主动配合,甚至主动要求厂家和区域经理提供培训。据了解,近期,欧普照明企业内部在加强电商、O2O模式等专业知识的学习与培训,及时为员工“充电”。而为了让线下营销网络更加标准化,雷士照明董事长兼CEO王冬雷开始筹建 “雷士大学”,除了培训省市级的经销商,还培训雷士线下3000多家店的店长,为他们提供专业的知识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