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着的德国人比站着的日本人高大,本人非常认同,二战后德国敢于承认错误,而小日本到现在还无耻地否认历史!小日本的东西虽然功能花巧,但说到质量用料,跟德国制造还是没得比的,正如日本车撞不过德国车一般。今天拆个德国欧司朗节能灯(论坛里有人拆过,不过相对没拆得那么彻底,也没有后面精彩片段,呵呵~),可见一斑,德国的工业制造设计真TM叫严谨,连寿命都计算得很精准,一致性非常高,不得不佩服!关于大家说的这灯是中国制造的问题,其实产地不是关键,中国都是世界工厂,made in china的东西实在太多,我们平时用的各种手机大部分产地其实都是中国(谁叫天朝的劳动力廉价呢!),重要的是厂商的质量标准。家里的吊灯用的是6支欧避朗10W的节能灯,使用已经有10年左右,外观都比较老旧了,6只一直好好的,到最近这个把月,竟然陆续开始不亮了,现在已经有4只寿终正寝,估计剩下那两只也时日无多了。好了,开拆吧。
外壳模具设计也是比较精密的,壳体中间是扣合的,不仔细看竟然很难发现那里有缝
用小刀强行插入,然后划一圈,就开了。
灯管跟电路板之间,是触片设计,直接可以分离,国产我见过的都是有铜丝连着的。
线路板拆出来了,多角度展示,一下,元件都插得一丝不苟,电源线上有个线长的保险管,那个电容本身是这样的割过包皮的,并不是爆浆。
再彻底点,把灯管敲碎,看看里面的灯丝吧,以前没看过,据说灯管里面有有毒的水银蒸汽还是什么气体,不管了,应该死不了的。灯丝是绕了两层的,灯管两端各有一个灯丝,应该全部的荧光灯都是类似的结构了。这里说明一下,欧司朗的灯,4个坏的全部都是其中一个灯丝烧断的,电子板上目测没有发现有元件损坏。后面拆的一只国产佛山照明的,以及之前拆过的其它国产节能灯坏的基本上都是电子板,这就是差距!
下面这个是佛山照明的,13W的,检测过是电路板问题,灯管是好的。哎,这做工一对比,我又自卑了。
好玩时刻来了,准备将佛山照明的灯管,接到欧司朗的电路板上试试,虽然瓦数不对,但也应该不至于有什么严重后果,呵呵,下图四根线一一对应焊上
通电,尼玛,神马情况??竟然变成蓝光,不是偏蓝色,而是完全蓝光,亮度还是正常的比较亮的,两只灯原本都是普通的白光节能灯啊!!!哪位大神能告诉我这是什么原因??难道就是因为灯板是10W,而灯管是13W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