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珍惜喜欢拍照的人?!
分享一些关于手机拍照的数据:
预计2015年全球总共上传的照片达到10000亿张,超过一半为手机拍摄。
中国用户最喜欢在寂寞空虚冷的晚上9点用手机拍照(所以手机夜拍能力很重要)。
中国用户自拍照片占所有手机照片21%(国外29%),自拍杆已成爆品(小窝至今还没有)并陆续被知名景区禁用。
中国最爱自拍的城市是广州,磨皮和美白是自拍后最重要的处理动作。
手机拍照用户74%为女性,65%低于25岁,年轻人不需要低调(小窝一直觉得低调不适合咱们这些普通人,低调做人高调做事这些话是那些闲着没事干的人写出来的)
分享到Facebook的照片数量是Twitter的12倍,分享到朋友圈的照片数量是微博的5倍。
iphone4s,iPhone5,iPhone5s三大机型合计上传了所有手机照片的30%,请这些朋友举手看看。
亚洲用户最喜欢的拍照主题排序:自拍,人物,风景,静物,城市,食物,宠物,其他。
人们是有多爱拍照啊(对大部分手机用户来说,摄影这个词有点大),智能手机普及之后,人们的拍照爱好被彻底激活,社交平台上因为照片或视频引发的争议和传播激增,例如最近的优衣库事件。
人生苦短,世界很大,只有拍照才能证明我来过。

如今一部拍照不好的手机甚至都不能称为旗舰手机,拍照也是我个人最为看重的手机功能,遗憾的是,目前真的没有一部手机的拍照体验是我满意的,不是我对拍照的要求特别高,而是站在用户的角度来看,大部分拍照手机都没有真正理解用户拍照的意图并解决用户拍照的痛点。
可惜这不是一篇关于手机拍照的评测文章,只是从用户角度探讨手机拍照的产品思路。
人们为什么如此热衷手机拍照
因为刷存在感啊!
如果照片只存在于手机里,其作用仅仅是保存和记录,一旦照片用于分享,其性质完全不一样。在社交网络上,照片最重要的作用是一种人际沟通的载体,用户分享照片其实是发出一个潜台词,希望获得好友的关注和对话。


65%的中国手机摄影用户每周都会上传照片。
用户发出一张自拍,为的是让人赞美;发一张餐前验毒照,为的是让人知道他的口味,发一张风景照,潜台词是让你问他去哪旅游了。有社交专家说,社交网络本身就是一个大舞台,每个人都在这里表演生活中不曾存在的角色以及不敢表达的一面---缺什么晒什么

人是一种群居动物,大部分人都不愿意脱离社交,照片包含的信息量比语言要大,所以分享图片是一种比语言对话更低门槛的社交行为,而且社交网络让分享照片变得比过去都容易。
所以,一切不以帮助用户获得社交对话为核心的手机拍照体验,都是耍流氓。


产品经理如果缺乏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很难做出直指人心的产品。如果一个负责拍照的产品经理没有用手机拍过十万张照片,没有在微博微信上分享过一千张照片,他不是一个合格的产品经理。
我用过很多手机,我会深度体验每一部手机的拍照功能,感觉到很多产品经理本身并不热爱手机拍照,从难用的拍照界面和交互体验就可以感知出来。这些很难拍出好照片的体验折射出大部分产品经理不但对摄影毫无兴趣,也缺乏审美基础,如果产品经理不知道怎样才能拍出好的照片,那么用户更难拍出好照片。
但是大部分厂商对手机拍照的理解都是XX像素,XX对焦,XX防抖。。。这种参数式的产品思维能让用户的照片获得社交对话吗?
所谓超越单反,并没有什么X用。
什么照片能获得社交对话?
是画质吗?
同样摄像头同样芯片平台的手机,因各厂家优化实力不同,原图画质差异可能达到10%,若仅仅在手机屏幕上显示的话画质差异可能只有5%,用户在美图秀秀上加个滤镜再上传到朋友圈,画质差异就是0%了。
画质虽然是拍照的基础需求,但画质对获得社交对话并没有什么X用。
“画质”是一个厂商主导的营销理念,甚至是厂商和用户自欺欺人的概念,并不是用户真实存在的拍照痛点,一张画质很好的平庸照片,是不会获得更好的社交对话的。但这不是用户的错,用户自己没有总结出真正想要的拍照体验没有错,用户花了钱却没有获得好的拍照手机,是厂商的错。
那什么样的照片才有助于获得社交对话呢?
【社交媒体数据统计:哪种照片最容易被转发?】①红橙色系比起蓝色系多两倍转发;②色彩丰富的照片比单色主题的多3.25倍转发;③中性亮度的照片比阴暗的照片多20倍转发,50%饱和度比0饱和度的多10倍转发;④空白背景少于10%的照片比多于40%都是背景的照片多2-4倍转发。(以后发微博和朋友圈要注意了,这些照片风格会让你获得更多点赞)
以百度图片搜索为例,输入任意关键词出现在前面的搜索结果,都是经过大量用户点击行为生成的结果,是更容易获得社交对话的照片(我经常这样寻找微博配图),朋友圈上你一看就想互动的照片也是一样的,只要你稍为认真观察,这些照片都有以下特征:
照片立意清晰独特
对光线的利用特别好
对颜色的利用特别好
构图精美,视觉冲击力强
清晰的细节
巧妙的瞬间抓拍,等等。。。。
这些基础的摄影技巧也可以利用到手机上,增加视觉冲击力(以下图片来自百度图片搜索)

立意清晰,青青小草与干枯的大地形成反差



对光线的利用

雨天的照片本来是灰暗的,但增强颜色后就很悦目

最容易的构图方式是对称

凑近一点拍摄,细节也会有视觉冲击力
从获得社交对话的用户需求出发,我认为真正有用户价值的手机拍照不等于画质,照片能获得社交对话来源于照片的视觉效果。一个常见的误区是,专业评测机构对摄像头的评测分数高的手机,拍照的分享率一般不高。因为这种专业评测是基于对现实的真实还原为标准的,但真实世界的颜色本来是偏灰和暗淡的,而屏幕是一种自发光的介质,显示真实世界的灰暗对视觉的刺激力偏低,因此还原越真实,照片的分享情绪越低。
所以安卓厂商普遍会对照片输出进行颜色处理,让照片看上去更好看,照片的分享率也更高,当然这个处理算法非常考验产品经理对颜色的审美。
根据我个人对颜色的偏好,我用过的所有手机里,直出照片颜色处理最好的是小米Note顶配版,在复杂的光线环境里白平衡准确而且色彩非常好,OPPO N系列及Nubia Z9也不错,这几款手机的照片从预览到输出颜色都比较贴近社交分享规律。对于这种后期处理,大约有5%的用户很反感,认为照片不真实,但是我做过一些分析,95%的用户是非常喜欢这样的,社交网络上的分享行为数据也证实了这一点。
可能有人会说:不是有美图秀秀吗?让用户美图秀秀处理就好啦。
其实不是每个人都喜欢美图秀秀,一个原因是人们懒,二是人群中有基础设计和审美能力的人是很少的,大部分人害怕功能上大而全的美图秀秀,因为功能太多,只是磨个皮还好,如果自己没有设计能力,第三方处理软件的各种功能容易把照片变得更夸张,也更丑,所以有很多用户宁愿发原图,更安全。
摄影小白拍照如何获得社交对话
如果懂得上面提到的摄影技巧,拍出高互动率的照片是没有问题的,但对于完全没有摄影技巧的小白用户来说,怎样才能让照片比较容易地获得社交对话呢?
对于没有摄影基础的用户来说,最简单的方法是拍摄超越正常人眼视觉的照片,就能更容易获得社交对话。什么是超越正常人眼视觉呢?就是正常情况下人眼不能实现的视觉效果,例如:逆光,虚化,多重曝光,慢快门,延时,超广,复杂滤镜等,这些都是人眼在正常情况下无法看得到的视觉效果,拍摄时并不需要高超的摄影技巧,但一旦拍出照片,就很容易吸引眼球,从而达到社交对话效果,这个比学习摄影技巧要容易得多。
例如荣耀6Plus的双镜头设计(目前最好的双镜头设计方式),可以直接拍出普通手机根本不可能实现的单反级照片虚化效果,这就是一种超越人眼的拍照体验,本来是个很好的设计,但是荣耀花了这么大的成本和精力设计这个产品,却没有很好地针对用户潜在的社交对话需求进行传播,以致这个卖点对市场没有产生影响力,非常可惜。另外因为海思平台的原因,对双摄像头体验有很大限制,导致照片不够出彩,所以我对中兴最新发布的Axon双摄像头体验是有期待的,因为高通平台的摄影体验应该会更好,对此后文有介绍。



荣耀6Plus一键拍出的梦幻虚化照片
最近试用了Nubia Z9,虽然在城市里没有机会拍星星,但是Z9的电子光圈和多重曝光等功能,大大降低了拍摄超越人眼视觉照片的门槛,当你在社交平台上分享光绘、流水雾化、多重曝光等照片,照片的视觉冲击力会让你的朋友对你有更深刻的印象,这些功能对小白用户很有价值。



JulienBreton的阿拉伯文光绘,非常带感,创作这种照片非常有趣



用Nubia Z9轻轻松松拍出这种超越人眼视觉的流水雾化照片,骗女生什么的最容易了
在弱社交泛滥的今天,这种分享会提升你的社交关注度,让朋友对你的印象更深刻,这是照片分享的核心动力。
我期待未来会尽快出现以下功能:1.手持慢快门,扔掉三角架 2.智能虚化,拍一张照片即可完成背景虚化 3.直接模拟真实环境的场景式滤镜。这些功能可以让小白拍出来的照片更精彩,从而实现更好的社交对话。
对手机拍照的吐槽
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的图片大部分是在手机端被浏览的,手机上的图片展示要竖构图才有视觉冲击力,横构图就会在上下有两个黑色的色块(每次看到厂商发横构图的海报就不高兴)。但PC时代沿袭下来的图片展示思维是基于人眼视觉和显示器为主的横屏展示,这种思维形成了惯性,导致有很多手机的拍照体验都是以横构图为标准设计的,没有很好地引导用户竖拍,我认为这种设计不符合移动互联网的图片消费习惯。

横屏与竖屏显示的差别,图来自网络
另外直到今天,市场上所有手机拍摄三脚架都是横向设计的(包括自拍杆),没有一个是为竖拍设计的,不知道那些号称摄影手机是怎么想的,竖构图照片在朋友圈有更好的展示效果,而且更容易处理为手机壁纸,唉,产品经理不喜欢拍照真是个悲哀。
芯片平台对拍照体验的影响
我曾经想写一篇文章抨击厂商的跑分营销的,如果手机的芯片平台只有跑分价值那是很狭隘的。芯片平台的价值衡量并不是只有跑分,旗舰级CPU的速度差别在手机体验上差异很少,因为都已经超越大部分应用的实际需求了,但是芯片平台还包含了很丰富的手机拍照功能支持,如白平衡算法,对焦算法,防抖算法,图像优化算法等,这些体验对用户来说更为关键。
总的来说,高通平台的手机拍照算法是最好的,无论是对焦、白平衡及颜色处理都是绝对领先的,好的拍照手机都应该基于高通平台进行设计。以前对MTK平台的摄影有所看法,但最近玩了一下魅族MX5,觉得MTK平台的拍照算法也大有进步,非常接近高通平台了。至于其他平台。。。讨论到此结束。
总结
我认为手机的拍照体验是需要设计师和摄影师深度参与的,让懂得审美的人来参与设计开发,才能让用户拍出美的照片。小米和锤子拥有全行业最顶尖的设计师,小米Note的拍照已经非常优秀,所以我希望锤子手机在拍照方面有所突破,因为SmartisanOS的整个设计理念是非常优秀的,我非常期待锤子科技把手机拍照功能做得象锤子便签一样好。
为什么手机厂商要把拍照功能做好呢?因为照片是一部手机售出后最大的口碑输出来源,每个用户都会在各种社交平台或聊天工具里分享照片,而好的照片总会被别人问:你用什么手机拍的?所以每一张好的或不好的照片,都在为手机做广告,花500万做好手机拍照体验,能省下5000万的广告费!
鸡汤

陈绮贞也很喜欢摄影
如果你有一个朋友很喜欢摄影,你一定要珍惜TA,因为真正喜欢摄影的人都很爱这个世界,以作品来取悦世界。喜欢摄影的人,在路上总是会关注美丽的光影、颜色和景致,在心里默默形成画面和构图,这样的观察习惯导致TA总是容易关注到别人的优点,而不多计较别人的缺点。
特别要珍惜喜欢手机拍照的摄影师,他们是不会破产的
改变自己,从爱上摄影,或爱上摄影师开始。
回复数 0 切换时间排序
需登录后查阅, 加载中......

目前注册实行审核/邀请制,欢迎灯友邀请好友注册,下载币奖励
邀请注册

为什么注册要审核

目前新版公测中,有任何BUG问题都可以联系我们
提交问题

或如无法回复,请访问此地址
提交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