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杀得惨烈的照明价格战,使得照明单品的价格逐渐走低,企业利润每况越下。而与之相对,在去年照明企业公布的财报上来看,海外市场的开拓带来的收益为其增色不少。相聚一刻,回顾行业点点资讯......
国内杀得惨烈的照明价格战,使得照明单品的价格逐渐走低,企业利润每况越下。而与之相对,在去年照明企业公布的财报上来看,海外市场的开拓带来的收益为其增色不少。
如雷士照明2014年度雷士品牌产品国际销售总额较同期增长20.6%,达4.4亿元。飞乐音响2014年国外业务营业收入6.08亿,比上年同期增长2.38%。洲明科技照明2014年度外贸实现8180.08万元,较同期增长25.93%。阳光照明在欧洲地区营业收入达到8.979亿元,比上年增3.8%,在公司的全球区域市场占比排首位,达27.87%。紧跟着的是北美洲地区营业收入7.295亿元,比上年增139.59%,在公司的全球欧域市场占比排名第二,占22.64%。
2015年1月12日,CREE向ITC提交了指控,控诉美国Feit、台湾东贝等企业部分LED产品及其同类组件的进口和销售侵犯CREE拥有的专利,申请启动337调查,要求ITC发布排除令和禁止令。2月12日,ITC投票决定对美国Feit、厦门Feit、台湾东贝、美国东贝美国营销公司四家企业启动337调查。此次CREE发起的337调查涉及8项专利,从外延芯片到封装应用均有涉及,基本覆盖LED全产业链。
为了跨过拓展海外照明市场的专利壁垒,国内照明企业开始大量收购海外企业,在丰富自己的专利储备的同时,也为了打开海外市场的销售渠道。
7月20日,深科技公告披露,子公司开发晶照明(厦门)有限公司将收购一家美国LED企业。据深科技相关人士介绍,开发晶将收购标的企业全部股权,但是深科技公告并未透露被收购企业的名字,仅介绍称是一家从事LED芯片、封装和光模组产品研发、制造业务的公司,目前在全球范围内拥有超过750项LED芯片和封装方面的技术专利,且与Cree专利交叉授权。
7月27日金沙江资本宣布设立规模为50亿美元的“金沙江全球并购基金”。该基金将致力于跨境并购国际龙头企业(特别是新兴产业),标的规模以10亿美元数量级计。
此前,由GSRGOScaleCapital牵头组成的专项并购基金,以33亿美元的代价收购了荷兰皇家飞利浦公司旗下LED芯片和汽车照明公司Lumileds80.1%的股份。Lumileds是LED行业的全球市场领导者,占据全球通用照明市场10%以上、汽车照明市场30%以上以及手机移动照明市场50%以上的份额。
飞乐音响7月21日晚间公告,公司拟向德国欧司朗(OSRAM Licht AG)发出非约束性函,飞乐音响及关联方或将通过一家新成立的特殊目的收购主体(SPV),期望收购德国欧司朗计划分拆的渠道业务。
突如而来的成本
然而截至昨天,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已经连续三天下跌贬值4.4%,突如其来的收购成本徒增一时之间,给国内照明企业火热的收购合并热潮,带来了一丝不安定的逆风。
国内照明企业大量的海外收购业务,大多数都是向着提升自身产品专利,为了抵御国外照明企业杀得正激烈的的专利战,只有跨过了专利的门槛才有机会向更高附加值的照明业务进发。因此,对海外收购的意愿是一种刚需,人民币贬值所增加的收购成本,难以令目前火热的收购热潮降温。当专利的技术资本累积到一点规模后,企业资本主要导向到照明器件的自主研发时,这股照企的收购热潮才可能降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