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增设本地认证实验室助力中国企业走出去
中国的家电企业正从销售中低端产品向整体解决方案的服务商转型。中国企业向国际进发的路上最大的挑战是,如何了解各国消费者的特殊需求。从原先单一的产品提供商变为整体服务的提供商,是家电企业面临的必须选择。UL 副总裁 Jeff Smidt 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阿拉丁照明网》记者专访时,为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提供了实质性的建议。

·增加自身资质,协助企业获得市场准入

近年来,海尔、海信、TCL 等中国大型家电企业都积极拓展北美市场,推广自主品牌。Jeff Smidt 表示,“一带一路”的提出恰逢其时,它有效帮助中国企业走出去。在JeffSmidt 看来,中国企业与国际型的企业建立合作关系非常重要,以UL 为例,美国UL 公司在全球各地有可靠的认证服务经验,可帮助企业熟悉各种市场的准入法规,还能帮助他们了解各国消费者对于产品的期望,这是UL 认证独有的优势。

中国正逐步开放检测认证市场,UL 已成为首批获得3C 认证资质的外资企业之一,苏州实验室去年获得暖通、电机类3C 认证的实验室资质;香港实验室,则拿到了高新技术产品3C 认证测试实验室的资质。

中国是UL 全球业务中最具潜力的市场之一,Jeff Smidt 表示,UL 接下来会在中国加大投资、增建实验室,并扩大服务范围,从安全认证扩展至环保、性能、无线产品测试等认证。

现阶段,中国企业在国家政府的推动下,逐步向工业4.0 迈进,Jeff Smidt 提到,工业4.0的关键在于创新,“中国正在逐步从传统制造型的OEM 加工型产业向自有品牌的方向转变,在此更重要的是创新。UL 非常乐意与创新型的企业保持长期的合作关系,并且在产品设计的前端介入进去,帮助这些企业了解各国法规,比如安全及性能的要求,甚至是创新型的法规要求,如信息转换、银行信息交易安全、

·致力标准的融合,避免企业产生额外费用

中国LED 照明企业尚未对UL 标准完全了解,在LED 照明方面,UL 标准作为一个保障,努力促进行业健康发展。“首先,在LED 照明方面的标准,北美与IEC 的差异较大,因为北美的法规环境不同,对于产品的安全性要求非常严格。UL 也一直致力于北美标准及IEC 标准的融合,帮助制造商避免因为应对不同的法规而产生的额外费用。”Jeff Smidt 分析道。

近年来的召回事件也是缘于中国LED 照明行业的价格战导致产品质量急速下降,而电商及“互联网+”的盛行,由于平台条件并不成熟、各方面法规未及时建立,产品的质量更为堪忧。“其实电商可以说是最新的零售方式,它与零售商一样,品牌必须与质量紧密结合才能发展起来。”Jeff Smidt 表示,UL 在此充当了一个重要的桥梁,帮助零售商或是电商在采购过程中保证产品的质量,更有信心销售产品。

LED 照明出口市场的蓬勃发展也引起其他一些检测认证机构抢夺中国这一块大蛋糕,对此,Jeff Smidt 非常自信,“首先,UL 一直努力将UL 从以北美为主的检测企业转向全球的认证服务企业,助力企业跨入全球市场;其次,UL 的技术水准在行业内属于领先地位,工程师及测试设备在行业内都是有口皆碑,可谓是行业的标杆;再次,UL 非常重视与客户的互动及沟通,对于他们的需求做出及时的反馈。”

Jeff Smidt 表示,现阶段传统照明正在逐步替换为LED 照明,它的市场空间非常大,甚至远远超过了预期,未来值得期待。照明灯具在UL 的业务中也占据重要地位,UL 也会继续加大在灯具测试方面的投入,同时也会努力缩短认证时间,帮助客户更快把产品推向市场。

Jeff Smidt透露,未来UL在照明领域的布局可概括为以下三方面:

一、安全性:目前全球市场上有两大认证,UL 标准及IEC 标准,UL 一直致力于这两个标准的相互融合;另一方面我们也会大力帮助我们的工程师、实验室获得这两大标准的资质,为客户提供完整的安全服务。

二、性能测试:随着灯具的发展,企业及消费者越来越重视产品的能效、节能效果,因此性能测试有非常大的前景,UL 在苏州、南沙也会持续投建性能测试的实验室。
回复数 0 切换时间排序
需登录后查阅, 加载中......

目前注册实行审核/邀请制,欢迎灯友邀请好友注册,下载币奖励
邀请注册

为什么注册要审核

目前新版公测中,有任何BUG问题都可以联系我们
提交问题

或如无法回复,请访问此地址
提交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