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
筑牢“里子”撑起“面子”︱改善“地下工程”上改革日程
7月28日,李克强总理召开了常务会议,会议部署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扩大公共产品供给,提高城镇化质量。李克强指出,建设地下综合管廊,既是拉动有效投资的着力点,又可以增加公共产品供给,提高城市安全水平和城镇化发展质量,打造经济发展新动力。他说:“新型城镇化建设既重‘面子’,也要重‘里子’。‘面子’是城市的风貌,而‘里子’则是城市的良心。只有筑牢‘里子’,才能撑起‘面子’,这是城市建设的百年大计。”
本次常务会议讨论的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被总理视为“推动城市地下设施建设的一条可行通路”。地下综合管廊,是指在城市地下用于集中敷设电力、通信、广播电视、给水、排水、热力、燃气等市政管线的公共隧道。
李克强说:“我们这么大的城市总量,不能完全依靠财政进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还是要采取综合的商业运作方式。既要发挥财政‘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提供必要的金融支持,也要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建设和运营管理,并为此建立合理的收费机制和相应的运营管理机制。”
他尤其强调,在城市管廊建设和运营管理中,必须制定和完善国家标准,要绝对确保安全。李克强最后要求有关部门,要多吸收世界其它国家的先进经验,将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这一创新举措在部分城市试点后逐步推广开来。
财政部29日消息,为促进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不断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2015年中央财政拨付20亿元资金,积极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资金采取“中央指导,地方落实”的管理方式,将审批权限下放到地方,由各地因地制宜大力扶持粮食、农机、水产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
其中,专门安排6亿元,继续支持江苏、重庆等12个省(直辖市)开展财政支持农民合作社创新试点,进一步巩固试点成果,探索创新机制。按照优化结构和提质增效的要求,试点省(直辖市)可灵活选择加强与金融社会资本合作、搭建公共服务平台、政府购买服务等有效模式,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应用,充分发挥试点的典型示范带动作用。同时,进一步丰富试点内容,支持发展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把从事粮食规模化生产的农民合作社作为支持重点,引导农民采取承包地入股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不断探索农村集体经营的有效实现形式。
下一步,中央财政将继续加大改革创新,强化跟踪指导,狠抓资金监管,着力构建财政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长效机制。
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于29日召开“上半年就业形势”专题新闻发布会。会上,就业促进司副司长张莹称,下半年不排除经济发展中的一些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可能引发的一些区域性、结构性的失业风险。
24日,人社部发布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就业形势总体平稳。二季度末,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4%,保持在较低水平。与此形成对比的是,二季度GDP增速维持在7%,创20年新低,且未来经济发展依然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
人社部解释称,上半年中央密集出台了新形势下就业创业政策、包括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政策、鼓励“双创”的若干政策等,使得就业局势总体稳定,特别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保持总体稳定。
张莹表示,下半年将从四方面保持就业局势的总体稳定:第一,要全力以赴抓新政策的落地见效;第二、抓高校毕业生就业。因为下半年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将集中进入劳动力市场求职,这也是工作的重中之重;第三、大力促进创业带动就业,这是就业新的增长点,也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第四、全力以赴地防风险、稳岗位,这方面我们将继续加强对就业形势的监测,同时要全力以赴地落实降低社会保险费率以及运用失业保险基金稳定岗位的系列政策。
7月28日,国资委官方网站表示,今年上半年中央企业主要经济指标走出了一条企稳向上的轨迹,特别是二季度以来经济运行趋稳向好,盈利能力持续回升。据数据显示,1-6月,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1万亿元,实现利润6428.4亿元,上缴税费10265.9亿元。截至6月末,资产总额40.1万亿元,所有者权益15万亿元。经济运行呈现出四个明显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