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
致LED君| 没有伞的孩子必须努力奔跑
回顾过去的半年时间里,LED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是风起云涌,竞争激烈的同时暗藏玄机。下半年的情况或好或不足,我们都要满怀希望和不断努力,随机应变,才能离我们的理想更近一些。
乐观派:
市场增长是大趋势
国星光电照明事业部总经理 徐振锋
对于当前的照明灯饰市场,我认为,市场容量大,但目前市场仍然充斥着大量低端、低价的产品。门店经营受到电商冲击,营业情况不佳;而细分市场中商照市场的替换量逐渐增大,高端场所更看重商照产品的品质与光效,因此说,我们依然看好市场的增长。
今年下半年,市场增长是必然趋势。不过,具体到细分市场,厂家的生存境况千差万别,有的厂家放弃渠道建设转做电商平台,也有的厂家干脆退出了照明市场。在这场“战役”中,尤为关键的两点是:一、企业的定位能否结合自身的优势资源;二、产品定位能否满足市场需求。对于区域市场,厂商是利益共同体,都有责任进行市场推广。单靠一方投入是无法做好区域市场的,厂商需要共同投入、共担风险和同享利益。
照明市场逐渐成熟
广州光为照明董事长 周檀煜
当前的照明灯饰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行业洗牌处于加速期,“并购整合”是大势所趋,“线上线下”渠道进一步融合也能带来市场推广模式的新调整。整体照明灯饰市场有点低迷,但值得高兴的是,LED照明产品已被消费者们普遍认可。未来,照明市场肯定会朝着成本更低、应用更广泛的方向发展。
今年下半年,预计照明市场将会有所好转,随着照明市场发展的逐渐成熟、企业比拼不仅包括技术创新,还有资本整合、资源运作的能力,很多企业卯足劲,绞尽脑汁创造销售机会。
从一开始厂家就要找到合适的经销商,再全面启动市场,可以协助商家把市场做大做强。在这期间,厂家要不断培养经销商,协助其建立终端网络,营造对厂家品牌较为有利的“市场进入”条件。但最后,经销商经营得如何,还得看个人的经营能力。
下半年会迎来旺季
华艺灯饰照明品牌管理中心负责人 何金好
2015年已过去一半,我认为,当前的照明市场整体不是很景气。一方面,随着照明灯饰行业竞争压力加大,照明灯饰厂商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其次,照明灯饰行业洗牌不断加剧,未来将有更多的企业被淘汰。2015年下半年,我认为会迎来市场的旺季,但整体来说,应该波动不会很大。
对于区域市场工作,我认为厂商双方都有责任,其中厂家的责任相对大一些。首先,区域市场没做好,市场人员的渠道维护没有做到位有着很重要的关系;其次,厂家缺少一个好的政策,与商家实现双赢;再则,厂家的产品是否具有高性价比和市场竞争力及厂家的售后服务水平等方面都有重要影响。
悲观派:
市场客流急剧降低
新特丽市场部总监 邹辉
目前,照明行业面临的压力,其实早在前几年的建材行业都遇到过。从我多年的建材行业经验来看,照明行业面临的困境是迟早要面对的事情。大量的中小企业靠仿冒、低品质和廉价劳动力来降低生产成本抢夺市场。照明行业里的一些中大型企业逐步通过规模化生产来降低成本,以品牌化来提升知名度,产品和品牌获得市场的认同,中小企业面临淘汰出局是必然结果。
下半年,市场不可能好转,而且还会愈加恶劣:第一、房地产低迷直接打击市场需求;第二、经济不景气直接打击消费信心;第三、消费者消费行为转向网络采购;第四、80、90后消费群体的兴起,产品风格选择具有唯一性;第五、不少地方租金和人工继续上涨;第六、厂家和商家面对突如其来的市场困境,缺乏对策。
市场缺少利好迹象
麦格蓝照明营销总监 孙日江
目前,家装市场需求仅能覆盖全国20%-30%的市场及经营商户,这些市场均属于当地原先排名第一或第二的零售市场或综合市场,这些商户也属于掌握一线品牌、市场或资源的经销商。
当前,市场外围环境符合经济规律,但照明灯饰市场长期过度开发,经受不住市场大环境变动。我认为,今年下半年,市场景气度不会好转,反而这种状况将成常态,市场缺少利好迹象,如地产政策、房产空置率、CPI指数及购买能力等。对于没做好专卖店,我认为那是厂家的问题。想做品牌,厂家要承担起经销商“拎包入住”的责任。经销商选择厂家或厂家选择经销商后,操作一个专卖店,店铺选择、经营管理及推广宣传、产品研发及组合、店铺软硬装及陈列等,这些都得厂家来完成。
对于没做好复合散货店,那是商家的问题。既然不做专卖店,商家得承担整个店铺运营的责任,这些责任涵盖一家公司的组织架构、立项计划书、当地人脉整合、店铺位置争夺、产品定位规划、上游厂家甄选与组合等。
台湾大佬:
亿光董事长叶寅夫:背光需求上半年表现疲弱,第三季度背光市场回温
LED封装大厂亿光电子近 日召开股东会,对于后市展望,亿光董事长叶寅夫表示,由于今年没有国际大型运动赛事,TV背光需求上半年表现疲弱,加上照明价格不佳,第二季LED厂营运 压力较大,预期第三季随着TV背光需求回温,配合照明需求成长,预估整体营运可望回升。亿光今日于股东会通过每股配发现金股利4元新台币。
叶寅夫指出,大陆红色供应链确实以低价竞争,但那只是短期现象,要作大还是有限,不会撑很久,有实力的业者终究还是会做得好;他强调,亿光和晶电仍相当具有竞争力。另外,对于晶电跌破净值,叶寅夫则表示,若资金面上允许,也不排除回补晶电持股。
叶寅夫透露,亿光已携手晶电,共同开发红外线的特殊应用,有助走出LED红海竞争。据了解,晶电已接获车用LED订单,亿光也积极扩产,因应车用市场需求。
叶寅夫表示,台湾LED产业必须重点深耕几项高潜力利基产品,强化与大陆产品区隔,才能突破现有的发展格局,例如红外线IRLED和紫外线UV产品的应用,亿光在IR很强,尤其是在电源管理和安控方面,已与晶电共同合作开发特殊应用产品。
刚结束的光电展,亿光和晶电都不约而同展示红外线相关产品。晶电展出最新的红外线技术-高效能转换率的红外线芯片,将在下半年量产,已陆续接到订单,包括汽车、夜视功能、安控、医疗等产品,相关产品毛利率达四成以上。
晶电董事长李秉杰:LED量增价跌压抑获利,照明需求动能强劲
上市公司晶电董事长李秉杰则表示,目前背光订单较往年稍缓,预估背光订单缓升,之后照明订单陆续回笼。
李秉杰表示,今年LED价格走跌压力持续,但市场将在价格下滑之下刺激销量,预估今年背光产值可望与去年相符。在电视尺寸放大与4K2K渗透率提升之下,背光产值维持高峰。照明市场成长量有望翻倍,去年LED照明全球销量约9~12亿颗,今年销量可放大至20~25亿颗,LED照明销量年增幅度较去年更为加速。
李秉杰指出,由于陆厂崛起,已陆续在后端的封装与灯具崭露头角,因此上游芯片端也逐渐产生压力,对终端价格产生极大影响,造成市场削价竞争。但也因终端价格走跌促使今年照明市场规模放量成长,预估今年LED灯泡将出现5美元的正厂出货品,较去年的8美元快速下跌,较节能灯的6美元更低,产生替代效果。
李秉杰表示,预期今年LED厂仍将面临极大的终端价格走跌压力,厂商毛利受压缩,须以制程与产品改善维持毛利。晶电今年不会采购新机台,而以既有机台做调整增加产出,以芯片缩小70%、亮度维持的方式,维持营运获利。
LED照明需求在各国政府积极补助之下今年成长动能强劲,其中政府支持补贴为成长动能。李秉杰表示,今年包含印度与埃及政府均积极补助LED照明替换,以降低用电量,其中印度政府预计配给各家庭2颗LED灯,总需求达1亿颗,LED照明在政府推动汰换下成长快速。
李秉杰表示,LED外延片陆续朝6寸发展,但目前业者普遍在6寸制程遭遇瓶颈,成本仍以技术成熟的4寸较占优势。今年机台调整后预估最大产能可增加50%,以制程技术将芯片切小的模式力促今年毛利率在价格走滑下仍稳健。
隆达电子董事长苏峰正:价格战刺激LED渗透率,下半年成长曲线陡峭
荷兰大厂飞利浦(Philips)近日在北美市场抛出震撼弹,以两颗LED球泡灯4.97美元的超低价格抢市,引起业界震惊哗然。LED照明价格走跌加上飞利浦掀价格战,虽对LED照明厂造成冲击,台湾LED照明产业联盟(TLLiA)理事长、隆达电子董事长苏峰正倒认为有助于带动需求量,成长力道可望持续增强。
苏峰正认为,对飞利浦在北美低价销售LED球泡灯一事表示,国际厂牌出此招目的绝非只是为了清库存,而是透过促销抢市占率,不仅成为市场价格风向指标,进一步带动市场需求量,同时也为品牌本身行销广告。
苏峰正分析LED照明成长动能来自商用与家用照明,后者主要取决于LED球泡灯需求量。飞利浦现开出第一枪降价抢市,定将引起其他厂商陆续跟进,消费者购买意愿也会随LED球泡灯降价而提高,从而带动渗透率。因此苏峰正相当看好LED球泡灯接下来的市场需求,特别是2015下半年至2016年有望持续成长。
尽管飞利浦的杀价行为恐对隆达的盟友科锐(CREE)构成威胁,不过苏峰正以市场大局说明关键在于带动市场成长,价格战本就是消费性市场的发展趋势。当然,LED球泡灯价格也不至于狂降到没有极限,最终还是会回到平缓状态。
董事长钟宽仁:LED杀价竞争激烈, 覆晶市场成为新蓝海
LED市场杀价竞争严重,影响厂商获利表现,董事长钟宽仁指出,LED的运用相当广,目前积极开扩新运用,今年的策略不冲营收并以提高获利的产品为主,覆晶制程(Flipchip)产品下半年可提高到3成,目前车用的画行灯与大灯已打入日厂及台厂市场,下半年开始出货。
钟宽仁说,目前手机的背光与闪光灯占营收比重约2~3成、电视背光约3成,其他则为照明约4成左右,当中液晶电视背光已经打入台湾地区与大陆的主要的封装厂,而不但是第1家打入韩系电视大厂的LED磊晶厂,同时也是台湾地区第1家打入汽车大灯的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体)厂商。
由于一般照明产品价格杀价竞争激烈,因此积极转型,朝向获利较佳的蓝海运用产品为主,照明的部分,就是以商用照明以及工厂天井灯照明为主,未来相关新领域的运用效应将逐步显现,LED产业的前景仍是很乐观的。
钟宽仁笑称自己进到LED Casino中,在LED产业中少输就是赢的情况下,目前积极推动覆晶制程运用,第2季占营收约20~25%,下半年将会攀升到3成。
由于覆晶产品散热好相关的应用比预期快,的覆晶产品应用领域,已从闪光灯与电视背光,扩大到手机背光与汽车照明。
目前除了全力扩增覆晶制程与转向汽车及商业照明领域外,从6月开始也开始将2寸生产线转向4寸。目前2寸与4寸的比重为2比8,预计第3季转换完成后,4寸产品比重将会攀升到8成,2寸则是降到2左右,用最少的资本支出来提升产能,并且降低营运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