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
相爱容易相处难︱细数十大最令厂商头疼的问题!
或许,我们会期望拥有100分的市场,但现实中的市场总是和想象中的不太一样。然而,究竟实际市场和理想市场差别在哪?在市场不景气的环境之下,厂商该如何携手,共同打造理想市场?
无可厚非,厂商在合作之初,都会怀着美好的愿望,希望双方能友好合作,共同致力于“伟大事业”。然而,在实际合作当中,由于理念不一,双方难免存在各种问题。而纵观厂商双方心中的诸多问题,我们可将其归结为四大方面:
1、品牌建设问题。品牌建设是厂商双方需共同面对的问题,但双方在实施过程中,却常存分歧。有企业认为,部分商家追求眼前利润,而忽视品牌建设问题;有商家则认为,品牌建设是长远的事情,企业却“三心两意”。 安徽世林照明董事长桑永树提到最令其头疼的一个问题是,有些商家品牌意识薄弱,只追求当前的利益,抱死利润率。
2、厂商配合问题。厂商双方不配合问题,是当前厂商反映较为普遍的问题。如企业开拓区域市场,各地商家不尽力配合完成;而有些商家则认为,厂家支持力度不够。贵州安森照明总经理刘黔表示,市场是否做好,主要看厂商配合过程的具体行动,有些厂家尽力扶持商家,但商家理念跟不上;有些商家有冲劲,但厂家支持不够,配合不默契最终都难达成有效的合作。
3、人员投入问题。在人员配置等方面的投入,厂商双方亦须协调完成,如果商家仅依靠企业投入人员和资金,这将加重企业负担。而企业投入力度小,商家在专业性方面有所欠缺,则会影响商家市场推广效率等工作。安徽世林照明董事长桑永树表示,在资金和人员投入方面,部分商家过于依赖厂家,给企业造成较大压力。
4、商家备货问题。在备货问题上,厂商双方或许一直处于“争斗状态”,企业希望商家更多备货,商家则希望不要承担过多风险,减轻自身压力。临沂世林照明董事长刘明贤表示,企业“填鸭式”压货经销商的模式过于乐观估计市场应用份额,这方面应有所改善。
此外,全平台通过调研得知,在企业和商家心中,他们对对方的“抱怨”均有所不同。在这些头疼的问题当中,我们对其进行筛选,并列出其中最为典型和普遍的问题。
“商家这些问题最令我头疼,也是比较棘手的问题。”
一、双方想法不一。我们在特定区域都有特定的产品规划和市场规格,而商家坚持自己的方向的时候,双方的磕碰就会很多。
二、品牌意识薄弱。部分商家只追求当前的利益,抱死利润率,不灵活;
三、商家配合不够。作为企业,我们有很多帮客户分销的活动,但部分商家坚持坐商模式。
四、商家忠诚度不够。在众多的品牌中,商家持续徜徉,出现利益差别时,他们往往会犹豫、观望,甚至停滞销售。
五、在资金和人员投入方面,商家过于依赖厂家,给企业造成较大压力。
六、商家不敢备库存,商家销售模式单一,对业绩完成信心不足。
七、商家执行力不够,任何一个企业,其销售系统的执行力是成功的第一要素。
八、缺乏学习动力,在顺境的时候容易满足,在困境的时候容易放弃。
九、商家依赖心理严重,开拓市场、提升业绩、培训导购等方面不能一味依赖厂家来完成,毕竟,没有一个厂家会比商家更了解当地市场。
十、商家注重当前利益,缺乏长远考虑。如哪家企业提供的资源好就代理哪家品牌,甚至是能代理十个以上的品牌,还经常换厂家,有时候也会失去一些优秀厂家的支持。
“企业这些问题最令我头疼,果然,相爱容易相处难。”
一、政策兑现不及时。企业会对商家提出很多政策和承诺,但能否兑现或者何时兑现还真是个问题;
二、转嫁其降价风险。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企业难免加入价格战当中,但企业降价不应将风险转嫁给商家,而应该是双方共同承担。
三、品牌建设难持续。品牌建设是一件长久的事业,企业在品牌建设上不能“三心两意”,要持续。
四、压货机制欠合理。一味地向商家压货的企业不是好企业,最怕企业没有合理的压货机制,而是为了高额销售业绩,以“死货”压出业绩。
五、区域保护不明确。区域市场建设不只是当地商家的工作,而应该是双方共同致力于保护和建设的市场。
六、产品体系欠完善。如果企业产品单一,会给商家迎合市场需求,冲击市场带来硬性阻碍。
七、售后服务不到位。作为商家,我们是链接厂家和终端的纽带,但售后服务一旦没做到位,直接受冲击的就是商家。
八、市场推广力度小。现在,终端市场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如果企业还是只想着靠我们来卖产品,而忽视持续的市场推广,则前景堪忧啊!
九、营销人员配置少。企业营销人员专业性较强,能协助我们迅速开拓当地市场,但是企业配置的营销人员太少,我们可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
十、产品创新特色少。我们要迎合市场需求,要不断创新产品,生产出有特色的产品。
厂商配合是企业发展当中永恒的主题,如何处理厂商配合问题,已经成为厂商“头疼”的问题之一。针对厂商双方出现的各种配合问题,小编通过搜集全国各地部分照明行业人士建议,对未来厂商如何做好市场作出了大胆猜想。
1、厂商携手共赢。厂商双方既然选择了合作,就应保持理念一致,有责任致力于共同的事业。山东天马灯饰董事长刘同光表示,商家选择了某品牌,就应当携手厂家,专心经营好品牌,如频繁变换品牌,将不利于厂商长远发展。
2、厂商分工明确。为了“将品牌做好,提升销售业绩”这一共同目标,厂商应保持目标一致,分工合作,将效率最大化。对于厂商合作,麦格蓝照明营销总监孙日江表示,厂商应当分工明确,单店单品牌运作,这是当时最理性的合作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