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
【led网·观点】绿源照明常务副总裁罗权兴:激进营销极易透支品牌
营销,对企业来说,必不可少,但过度营销或者激进营销,这种效果不见得是优质的,后台和体系跟不上,负面评论很容易抵消其品牌形象,使商家和消费者丧失对其后续行为的信心。
急于求成的心态,毋庸置疑在LED照明行业蔓延已久。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在市场激烈的竞争下,想要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刺激商家代理和消费者购买自己产品。
企业缺乏足够创新的营销手段,同时在进行营销活动时以自我想法为核心进行考虑,忽略商家和消费者的真实感受,特别是在进行前期营销策划时,市场人员的想法大多是根据自己的猜测进行,而非根据市场的调查为依据进行策划。
无论是事件营销还是传统的营销方式,为吸引关注度,用一些不合理的内容和策略作为吸引客户的关注点,虽然品牌会被更多的人所熟知,但其中更多的是一些负面的印象,而非对企业有长期帮助的效果。
不少照明企业都会明白:营销成败的关键因素在与对市场的理解,在满足商家和消费者口味的同时,企业又自然而然的提升了双方的口味。
但多数企业都会片面地以为:仅仅依赖营销就能树立长远品牌,建立终端美誉。
乔布斯关于苹果发展战略曾反复强调一条:技术激进要永远大于营销激进,同时,不要轻视任何我们不具备核心竞争力的领域,那样会被杀得片甲不留。
现在很多踌躇满志的外来者、转型者、新晋者等企业群体,是否还能够记得企业家的忠告,抑或真的能够实现品牌定位理论的重大颠覆,避免重蹈盲目跟风的覆辙,我们还需拭目以待。
目前虽然LED照明行业在技术和规模方面的成长速度堪称惊人,但消费者对要求同样惊人,因此有一些企业采用了虚假营销的方式,在营销过程中,或者夸大产品,或者偷换概念。由于缺乏比较完善的监管制度,所以使得这类企业都抱着侥幸的心理。
无论是为了博得关注而采取激进的营销方式,还是进行虚假宣传,其都是在透支自己品牌信用的行为。如果同一种LED照明产品,在广告和宣传中的形象与实际用起来有太大的差别,企业在消费者眼中的印象会一落千丈,而其所创造的针对企业的消极舆论,对企业的影响是长期又沉重的。因此,在进行营销时要谨小慎微。
激进促销的模式不可能成为企业市场竞争中的长期卖点,提升企业自身的研发能力才是企业崛起的真正动力。我建议,照明制造商要回归理性,以提高产品质量和自主研发为己任。而加快整合和通过自主创新走产品高端化之路,是LED照明行业适应当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最好方法。
真正的企业,必须更加注重企业内在管理和核心品牌建设,战略调整中稳健前行。